湖南卫视主持人李锐、刘烨在海口市永兴镇儒张村参观沐心石屋民宿。记者 康登淋 摄
激发乡村新活力
海口民宿业起步晚,但发展较快。
2011年,秀英区永兴镇雷虎村委会博学村陈统奎在荔枝园边盖起了民宿,取名“花梨之家”。业内人士认为,正是这个海口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民宿开启一个行业的新篇章。
雨后春笋般的民宿不仅展现了椰城的魅力,更带动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民宿业能够拉长乡村旅游的消费和产业链,同时也更加环保绿色,能够让本地村民不出门既可盈利,还可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秀英区石山镇返乡创业者王杰说,乡村民宿,其主体是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重,和农民互利互惠。
秀英区美社村的人民骑兵营利用闲置的小学改造而成,建成后即与村民结成联盟,采购村民的果蔬、食材等。地道的农家美食,加上可体验乡村骑行之乐,成为民宿的一大卖点。现在的人民骑兵营以会议拓展和亲子家庭游为主,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工作,每个月工资超过3000元,‘旅游饭’真是越吃越有味。”在演丰镇山尾头村,看到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在外打工的村民范春美返乡到村里的连理枝民宿工作,顾家工作两不误,日子越过越红火。目前,全村已有18户村民加入旅游发展合作社,“抱团”创业,带动了30多位村民就业。
“农闲时,我和爱人都来民宿这里工作,收入很可观,民宿发展起来了,不仅给我们古村带来了人气,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在沐心石屋民宿工作的吴爱华说。
创新发展补短板
“海南旅游在‘海’之外,还应该重视‘乡’字。海口优势明显,是发展民宿的天然沃土。”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说,目前海口民宿规模还比较小,产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面临着人才缺乏、制度缺位等诸多问题。
人民骑兵营负责人王忠说,民宿从业人员要敢于创新,低层次的民宿产品一般很难赢得市场,单打独斗也很难成气候。
台湾亚太智库执行长郑敏庆曾经给海口民宿把脉,他说,民宿要追求“把复杂的变简单,简单的变有趣,有趣的变吸引力”,要做民宿,首先要挖掘核心吸引力。真正吸引人的是乡村旅游,或者说是旅游目的地。
海口民宿协会会长张会发说,协会致力于建立民宿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自律、建立相应的扶持和奖补机制、定期对民宿进行等级评定、组织开展相关推介活动、开展针对民宿从业者的培训等。在卫生、消防、环保等方面,努力改善海口民宿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海口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0年(第三届)博鳌国际民宿产业发展论坛暨产业资源链接博览会将于10月26日至28日举行,海口的民宿将在大会上集中展示。海宿会联合创始人、海南海宿会文旅产业发展公司董事长陈柏年建议,海口发展民宿应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落实《海口市推进民宿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乡村民宿的安全性、通达性、便捷性;将民宿产业发展成为海口乡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争取更多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民宿整体品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