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海口望海国际广场“绿色生活伴我行,海口禁塑在行动”活动现场,“禁塑”标志清晰醒目。 记者 康登淋 摄
替代品生产厂商加快生产研发速度
距离海南“禁塑令”正式实施仅剩不到两周,海口高新区狮子岭工业园区内的全生物降解产品厂商都在加速生产赶单,相关企业也正在积极研发各种生物降解替代产品。
“看似环保的纸杯,其实也可能含有一次性塑料薄膜。”海口诚佳美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安介绍,由于纸杯受限于纸品不防水的特性,为了防止渗水,通常在传统纸杯上会添加塑料聚乙烯涂层的薄膜,而聚乙烯类材料(PE)是《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中明令禁止的。为此,该公司在今年还研发出一款水性涂层的无塑纸杯。
“这款无塑纸杯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也较短,水性涂层与纸都能实现全生物降解。”陈光安透露,目前无塑纸杯的技术已经成熟,也获得了相关的生产资质和专利,预计在12月份之前实现量产,计划打造6条生产线,年产量达1000吨,助力海南“禁塑”工作的开展。
随着“禁塑”工作的逐步推进,取而代之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的订单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进入11月份后,我们收到的订单量是之前的2至3倍。”海南金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英秋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面向的订单群体是各农贸市场,目前正在研发更低价的产品,方便向市场推广普及。
记者在走访时看到,椰海大道喜盈门广场一楼的“赛小高”全降解生活超市已经装修完成,正在装货上架,亟待开业。据海南赛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赛小高”是该公司打造的全国首家全降解生活超市,将于22日在海口开业,有望成为市民了解“禁塑”和购买全生物降解商品的渠道之一。
而在12月1日后,如何对“禁塑”情况进行监管?海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海南“禁塑令”与以往相比提高了违法成本。根据《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销售禁止名录内产品的除没收外,并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超过20万元的处货值金额等值罚款。对于使用或提供使用禁止产品的单位处1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零售摊贩处1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处50元以下的罚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