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书写中华文明时代话语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11-23 13:00

  “十四五”时期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战略举措。

  规划《建议》从六个“新”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提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笔者认为,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指标。它不仅要看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更要看一个社会在价值领域、思想领域、道德领域、文化领域的发展水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设定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未来中国文明发展方向的战略思考,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未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一目标应贯穿国家、社会与公众这三个层面。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等方面综合发力,切实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它不仅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发展方向,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基础。这一宏阔的文明视野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价值和文化理想。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当代中国最为内在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认同。它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和公民价值规范有机融合在了一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道德价值的准绳,扎牢了理想信念的根基。只有将它落实到社会发展的每一步,落实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深入人心,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新提高。当然,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不仅意味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更意味着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显著提升。从根本上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要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以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带动人民身心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一个崇德向上、尊重科学、文明和谐的社会,是新时代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必然要求,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迫切要求。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更要看其发展是否能够惠及全体人民。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即将完成,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势必要求我们不断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建立起一个更加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明素养,更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文化产业肩负着生产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任务。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应当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的新发展,打造一个更为健全的文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丰富立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产品,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当然,社会文明程度的新提高,不仅应当着眼于一国之内,更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依然面临着国际上的各种挑战,讲好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故事对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深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特质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华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将对外传播的内容从表层的文化符号,转移到传达中华文化基因、民族精神、哲学智慧、伦理道德的思想层面上来。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把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于世界意义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的文化成果提炼出来,以“中国的文化,国际的表达”传播出去,推动他们走向海外,成为影响世界的主流人群,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可以说,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因、血脉传承,牢牢地把握住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书写出中华文明的时代话语和世界话语,也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出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开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


[来源:人民网] [作者:林雅华] [编辑:王思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