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艾滋病,部分民众仍不甚了解,漠不关心,觉得艾滋病距离普通人很遥远,很少去了解艾滋病相关预防知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唾液汗液传播”“艾滋病没法治只能等死”等。有的则是谈艾色变,对待艾滋病患者第一反应是恐惧,之后就远离艾滋病人。或是认为艾滋病患者是因为道德问题而感染,不值得同情和帮助。
公众害怕艾滋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阶段,过度夸大甚至恐吓,加重了民众对艾滋病的恐惧。另一方面则是部分民众缺乏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不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导致心生恐惧,并有意无意地与艾滋病人隔离,逐渐将其“边缘化”。
科学证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社交中的日常接触、共同生活和工作等都不会传播病毒。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它,不要过分恐惧,徒增心理压力。抗击艾滋病,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深入了解艾滋、预防艾滋,从思想上改变对感染者的歧视和冷漠,并继续扎实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为实现更健康的社会,携手同心、共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朱世贤)
扫码可关注“黄灯笼辣评”微信公众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