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佩君,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人,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2013年开始,姚佩君投身于脱贫攻坚培训工作,2017年起,她扎根于海南陵水本号镇,创新“本号模式”,帮助本号镇贫困户及低保户2807户11403人脱贫。目前,该模式已经在海南及全国多个市县乡镇推广并取得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龙华区“南海系列”人才风采| 姚佩君:情牵扶贫,用实际行动服务村集体企业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0-12-04 13:11

姚佩君,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人,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2013年开始,姚佩君投身于脱贫攻坚培训工作,2017年起,她扎根于海南陵水本号镇,创新“本号模式”,帮助本号镇贫困户及低保户2807户11403人脱贫。目前,该模式已经在海南及全国多个市县乡镇推广并取得成效。

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人姚佩君。(受访者供图)

放弃高薪职位回海南创业 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姚佩君1970年在海南保亭出生,是海南农垦子弟。1988年在广州上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海南、江苏和上海工作,她的职场生涯一路顺风顺水,曾在有色金属、电信电缆、大型房地产等企业担任高管职务。2010年,因为一个房地产项目,姚佩君调回海南工作一年多,看到海南与珠三角地区的巨大差距,让她深有感触。于是,她萌生了为海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姚佩君正在推荐产品。(受访者供图)

2012年9月,姚佩君毅然决然地辞去省外房地产公司的高薪职位,回海南创业。她创办了海南正和职业培训学校,担任校长,想通过教育的力量提高海南在职人员的素质。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主动报名学习的学员不多,学习氛围不好,业务难于开展,这让她很迷茫。

姚佩君在军普村调研指导。(受访者供图)

2013年底,姚佩君做出了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把学校的业务全面转向农村,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公司的业务内容就是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她要亲自担任讲师准备授课内容,把自己这些年在商场上积累的经验和受到的训练奉献给三农事业。

姚佩君出资在本号镇设立社会化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公益服务。(受访者供图)

学校业务转型期间,令姚佩君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农业第一课。2014年6月,姚佩君在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一个贫困村里,开启了讲师的历程。当时,30多个村民坐在教室听她讲课,她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村民讲解赚钱的方法。课后,几个学员就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咨询她如何让撂荒的土地“活”起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在姚佩君的建议和帮助下,几个学员成立了一家“琼山区芬和园种养合作社”,开垦撂荒的土地,种植起了番石榴,她还自掏腰包为学员送去种苗肥料,并派专人跟踪服务,全方位帮扶,全过程辅导。之后,村民打电话问她,番石榴成熟了,但不知道怎么卖?她便出资收购了农民的果实,带领学校职工亲自到批发市场将果实推销售卖。由于番石榴品质好、口感甜,果实很快就卖完了。批发市场商户询问了她果实的种植地,来年,村民们种的果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大家心里乐开了花。后来,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榴村,不少村民因此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 谋篇布局乡村振兴

2017年,姚佩君来到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本号镇,那里自然条件优越,民风淳朴,至今还保留着海南第一个红色政权——1927年苏维埃政府旧址琼山会馆。本号镇位于陵水西北部,面积309平方公里,下辖22个村委会131个自然村,总人口3万余人,2017年的数据显示,贫困发生率为23.32%,是陵水黎族自治县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的乡镇之一。

姚佩君在给村委会干部授课。(受访者供图)

2017年5月,姚佩君去本号镇开展培训业务,在镇政府拜访了本号镇的党委书记马科科,两人交谈过程中,马书记希望她能以“产业扶贫及财务管理”为主题上堂课,她应允下来。为了上好这堂课,她在本号镇各村开展调研,与镇村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贫困户等召开座谈交流会,探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紧接着,姚佩君决定将业务重心放在本号镇上,于是,她把整个公司团队从海口调到了本号镇,这一干就是四年。期间,在本号镇马书记及各级政府领导支持下,在各村委及村民的信任下,姚佩君及其团队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了以村集体公司为核心,产业发展为依托的脱贫致富新模式——“本号模式”。

姚佩君在指导村集体财务人员做账。(受访者供图)

截止到2020年8月,本号镇已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共27个,直接带动贫困户1144户4386人、农村低保及特困对象228户591人,有效提高了贫困人群的经济收入。大坡村、田心村等所属22家村集体企业通过发展椰香牛、益智茶、田心鸡等10余个扶贫产业,连片种植产业园从0突破到2000多亩,实现全镇贫困户2807户11403人以及低保户、特困人员1351人均纳入产业帮扶体系,实现了脱贫,累计发放产业项目收益300多万元,并提供1800多个季节性劳务用工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姚佩君在为前来考察的人员介绍“本号模式”。(受访者供图)

一个人脱贫是不够的,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才是终极目标。目前,“本号模式”已经在海南海口、文昌、三亚、琼中等多个市县180个村推行,成效初显。同时,吸引来自青海、河南、广西、甘肃等全国各地的“取经者”,争相邀请姚佩君及辅导中心派员指导开展同类实践。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转发海南省陵水县产业扶贫经验做法的通知》,向全国各地推广经验做法。同年9月,辅导中心被中组部选入学习强国脱贫攻坚典型经验案例。

2019年,她作为人才被引进到龙华区,目前已进入龙华区做前期的创培和辅导,布局整个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全区已经有55家村集体企业。她表示非常有信心,推动龙华区的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争取把龙华区打造成海口经济的领头羊。接下来,她将在现有平台和模式的基础上,投入科研基地,强化产业对接,加强三产融合的引导,在精细化、智慧化、数字化农业领域多下功夫,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同时,为未来践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增彩添色。

记者陈捷

(海口网12月4日讯)

[来源:海口网] [作者:陈捷] [编辑:余冰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