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也为中国能源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温枢刚表示,中国华电作为中央骨干能源企业,必须准确判断国内外环境变化,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国有能源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使命担当。“首先要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做好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其次是低碳化,‘十四五’期间,中国华电将继续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把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力争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50%,努力实现碳达峰。”
温枢刚表示,目前,中国华电正在抓紧制定碳达峰的行动方案,加大力度发展风光电,着力下好“建”“选”“储”三步棋,推动形成建设一批、优选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格局,持续推进水电开发,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温枢刚介绍了中国华电接下来的具体举措: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基地式、规模化开发,集中式、分布式应用。二是持续发展水电,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开发,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基地开发。三是探索开展新兴业务,按照“两个一体化”布局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业务。“这是新要求,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
在温枢刚看来,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推动绿色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十分紧迫。在可再生能源大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以管理、成本等为主导的内涵型发展将愈加重要。“谁的项目选得优,谁的造价控制好,谁的管理水平高,谁就拥有相对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温枢刚在访谈现场。
当好科技创新主力军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创新被提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高度。温枢刚指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的骨干力量和国家队。“我们要责无旁贷地当好技术创新主力军、排头兵。要真正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勇挑重担、敢打头阵。”
温枢刚介绍,近几年来,中国华电首先加大了科技攻关力度,成立包括8名院士在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和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大会,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制定重点研发项目计划,十大重点科技项目。在体制机制上,加强公司中央研究院的职能建设,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加大。9家电厂试点建设数字电厂,加快建设数字煤矿,同时主导、参编国际标准,实现了国际标准编制方面零的突破。在“十三五”期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技术奖97项,授权专利近5000项。2020年,中国华电紧盯央企联合攻关项目、补短板项目和国家重点专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攻关再获重大突破,公司在国内率先构筑起覆盖火电、水电、风电、电网的“睿”系列电力自主可控工控产品。“这些方面华电自主可控技术已经成熟,并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温枢刚表示,华电下一步将继续整合社会创新要素,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目标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深化统筹科技布局,加强高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争当国家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二是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十四五”期间,积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攻关项目,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同时,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着力锻造“杀手锏”技术,积极承担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订,包括国际标准的制定。三是加快推进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创新发展。推进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商向生产服务、多能服务和生态服务转型。积极培育新业态,打造新的效益增长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