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人才是关键。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近年来,海口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返乡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巧念返乡人才“经”,让乡村人才引得进、育得强、留得住、用得好,下活乡村振兴“棋”,挖掘返乡人员干事创业潜能,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回乡就业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道路宽敞、绿树成荫的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美社村。海口日报记者康登淋 摄
引得进 能人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
“吴书记是我们村里的宝,这几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的面貌改变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提起龙华区龙泉镇美仁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岳军,美仁坡村的村民无不夸赞。
吴岳军是土生土长的海口人,家住美仁坡村委会定文村。2011年,吴岳军在天津一所大专院校读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后,吴岳军进入当地一家央企工作,有着不错的收入,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好的就业选择。但是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的情怀让吴岳军念念不忘。于是,吴岳军毅然辞掉工作回了海口。自2016年归乡后,吴岳军深扎基层,助脱贫、抓产业、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如今,在他的带领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美仁坡村走上乡村振兴发展的“高速路”。
同样,2014年,返乡创业青年黄时京回到秀英永兴成立公司,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在2020年获评“南海乡土人才”后,他将奖金用于扶持本土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成立公司并留在乡村,为家乡的发展奉献力量。已返乡创业多年的他,为返乡大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他们申请小额贷款,指导如何进行产品营销等。如今,已有7名本土大学生在黄时京的引导和支持下,创立自己的公司,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
能人返乡干事创业,是乡村振兴的一剂良药。2020年,海口市委组织部实施“千名科技人才助力基层计划”,重视引导本地外出人才回流,鼓励进城务工农民、退伍军人等本土人才返乡担任村干部。鼓励支持本地农村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中,对长期扎根基层人才给予一定倾斜。搭建返乡大学生干事创业平台,激发返乡大学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
育得强 培养人才为乡村振兴聚人气
3月8日上午,在康乐岛公司生态园基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孙邦耀正认真查看灵芝生长情况,看着一株株长势喜人的灵芝,孙邦耀露出开心的笑容,“基地里的灵芝从栽培到生长,都是我负责管理,我从大二开始每年都利用寒暑假到公司做灵芝栽培实验,所取得的点滴成绩离不开吴总的支持和帮助,今年毕业后我会继续留在基地,争取用所学知识反哺家乡。”
3月8日,返乡大学生孙邦耀在康乐岛公司生态园基地实验室内观察灵芝菌棒生长情况。海口日报记者康登淋 摄
孙邦耀所说的“吴总”,正是秀英区东山镇东城村党支部党员、海口杰师傅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清杰。2010年,吴清杰回到东城村委会南山村,以健康服务产业为依托,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农业,先后创办了4家企业机构,从事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除了优先收购家乡生产的农产品外,吴清杰还招聘10多名村民和30多名农村大中专学生到公司工作,提高他们的收入,以产业扶贫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在不断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帮助更多学生实现梦想,情系桑梓、反哺家乡。
吴清杰介绍,今年他们计划建设占地80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打造以发展灵芝等食用菌为主题的生态农庄。“通过食用菌种植,可以增加周边农户就业机会,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促进东城村乡村振兴。”谈起正在家乡建设的生态农业基地发展前景时,吴清杰信心满满。
3月8日,在康乐岛公司生态园基地,吴清杰(右)与返乡大学生孙邦耀讨论灵芝生长情况。海口日报记者康登淋 摄
返乡创业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去年来,海口市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注重把本地人才作为自贸港建设的主力军来谋划部署,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的人才培育体系,以党政人才专业素养提升、技能名师和专技英才培养、教文卫骨干队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精英培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养等为抓手,统筹推进各支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全市举办各类培训3217期次,共培训人才25.61万人次,强化本地人才建设自贸港的主体作用。
留得住 多措并举留住人才创业发展
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近年来,海口各区多措并举,让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在农村留得下、稳得住,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安排返乡大学生创业创新资金,调动和激发返乡大学生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以典型示范带动更多大学生投入到返乡创业创新热潮中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海口着力打造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搭建连接高校与企业供需的桥梁,积极组织高校和企业面对面座谈,通过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安排专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海口日报记者康登淋 摄
海口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负责制定、实施市本级创业小额贷款担保管理办法和小额贷款担保基本管理细则,对小额贷款担保进行资格审查、项目评审和综合评价,办理相关贷款担保手续,协调和指导本市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担保中心自2009年9月成立以来,已累计审批创业担保贷款4.6亿元,扶持4900余人自主创业,带动1.6万余人实现就业。
用得好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基层为乡亲服务,为乡村振兴添动能是我的荣幸。”2019年年底,大学毕业生王吕州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创业,2020年8月,王吕州被聘任为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党委书记助理,如今已成为村干部的得力助手。近年来,在施茶村,越来越多像王吕州这样的大学生回到家乡,利用所学知识,走上了“新农民”之路,为乡村建设带来更多新活力。
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党委书记助理王吕州。海口日报记者康登淋 摄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近年来,施茶村以火山石斛种植为主导,通过“龙头企业+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火山石斛种植示范园区。同时,依托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农业观光产业园以及绿道休闲慢行系统等区域优势,施茶村在发展农业、餐饮业、民宿产业的同时通过村民外出务工及从事运输业等途径,不断拓宽村民收入渠道。
“看着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听了黄队长的一句句发言,我们回来都不想走了,都想留在村里创业。”返乡创业青年吴日华笑着说道。在去年一场260人参加的文塘村村民中秋节座谈会上,返乡青年的创业热情和满腔乡愁,被东山镇文塘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黄飞的一番深情愿景点着了“星星之火”,大家纷纷表示要返乡助力乡村振兴。
在黄飞看来,乡村要振兴,就要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新理念,将乡村打造成为“孵化”人才的基地,让乡村人才立足当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目前,文塘振兴产业园总投资100万元,先后解决了27名村民短期务工就业,劳务收入逾15万元。此外,乡村振兴工作队还打通了酒店、食堂、社区等市场,探索建立了一套稳定的产销机制。有了产业、技术和懂技术的农民,“造血”实现闭环,新农村建设动力越来越强劲。文塘村“逆袭”成了颜值高、人气旺,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