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海口秀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绘就。近年来,秀英区加快推进“一校两园”建设,先后完成新海学校、康安学校等学校的扩建(迁建)工作,并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竭尽所能,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
海口市康安学校。(秀英区供图)
学生们认真阅读书籍。(秀英区供图)
海口市康安学校位于长德路西侧,于去年完成扩建并正式投入使用,占地79亩,目前共35个班,1698名学生,该校90%的学生来自学校附近的村庄。学校硬件设施齐备,有书法室、美术室、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多个功能室,学校体育场也于近日正式启用。“看到孩子们穿上球鞋球衣,在足球场上挥洒汗水,我们很开心。”海口市康安学校小校长王晓燕说,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该校在今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一所‘新学校’,任重道远,我们正在不断成长。”王晓燕感慨道。
海口市康安学校积极发展足球特色。(秀英区供图)
秀英区老牌学校也在不断提升自我。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正着力打造“小螺号”特色课程。据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校长吴欣介绍,该课程依据国家基础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和学校校本课程,构建了启德、启言、启思、启健、启美五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又由多门主题鲜明、维度多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下属课程共同搭建而成。本课程切实关切学生在德智体美多个领域的综合发展与全面成长,旨在有效构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生态。“我们还要不断摸索,在当前海南全力建设自贸港的大背景下,我校一直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未来课堂’。”吴欣说。
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老师向大家介绍“小螺号”特色课程。(秀英区供图)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提升。“我们将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作为一个学习孵化基地,2013年开始每年组织约10名辖区乡村学校教师,跟班学习,并经常前往国内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经验,目前已经开展了9期,培养了90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和校长,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秀英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赵立恒表示,今年秀英区也制定了《中共海口市秀英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着力建设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相匹配的优质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
秀英基础教育步入了新发展阶段,实现全区教育整体水平大幅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秀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上下将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聚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久久为功推动秀英基础教育向前发展,不断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助力建设港产城乡融合发展活力之区、生态之区,助力打造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秀英。
记者刘杰 特约记者陈创淼 通讯员柴文娅
(海口网3月10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