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师资力量、经费支持等问题该如何解决?
小朋友参与夏令营活动。(共青团海口市委员会供图)
采访中,有不少社区的负责人表示,社区虽已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丰富儿童暑期生活,但远远无法破解“双职工带娃”难题,仍面临场地有限、师资力量紧缺等难题。
“如果学校开展暑期托管,师资力量不足是难点。”琼山东门第一小学副校长陈静分析,参加暑期托管班辅导教师采用自愿原则,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上了年纪或者体质差的老师辛苦了一个学期,需要时间休息调整状态;年轻教师也需要利用暑期时间“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部分老师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也想用暑期时间尽尽孝心、照顾家庭。对此,陈静建议暑期托管辅导老师不一定局限于在校老师,可以招募志愿者、社工、校外专家等参与进来。
“如何收取课程费用?给老师的托管经费有无统一标准?”琼山第四小学校长郑天民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托管价格,甚至不同的学校同一个科目的托管价格都不同,给老师的补贴费用也大相径庭,众口难调。“同时,家长可能也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这也是个难点。”郑天民说道。
期待:多方齐心助力暑期托管
“学生在校学习4个多月,暑期托管依然在校园,会不会让孩子产生厌烦心理,降低学习兴趣?”针对这个问题,郑天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只要合理安排课程,学生应该不会产生厌倦心理。比如在托管时间安排上,将托管分为游玩和学习的时间,游玩可考虑研学行、英语训练营、游园、体育类等形式丰富的团体活动内容,学习时间则细分为艺术性学习和暑期作业指导等。
“暑期托管让孩子的安全有保障,也可以为双职工家长分忧,但对于孩子成长来说,一年四季都窝在学校里头,未必是一件好事。”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小学部校长赵惠敏说道,孩子本应在假期进行休息调整,如果家长在假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给孩子换一个新鲜的环境,带孩子旅游、参加夏令营等,或是一起锻炼身体、做亲子游戏、家务活动等,都是能增长孩子见识、提升生活技能的好机会。
赵惠敏认为,暑假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个陪伴家人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如果学校强行要求老师参与托管,不够方便也不够人性化。秉承着教师自愿参与的原则,也不大可能把全部学科的老师都留下来。“解决孩子假期托管问题,不单是学校一方能承担的,需要规范培训机构,整合社会资源,多方共同为孩子平安、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赵惠敏说道。
举措:海南发布通知 统筹力量共同参与
其实,面对当前“看娃难”的疑惑和问题,政府部门积极回应,正拿出真招实招一一破解。7月17日,海南省教育厅等三部门发布通知指出,学生暑期服务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的共同责任。各地政府要统筹辖区内各类资源,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要充分调动学校、青少年宫等本系统资源,广泛发动社区、街道、乡镇、村委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并与发改、财政、综治、卫健、工会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统筹力量共同参与。
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当给予适当补助,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此外,各市县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员应当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市县研究确定。服务内容方面,要重点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阅读指导、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托管场地方面,既要鼓励中小学校积极承担,又要充分利用儿童之家、社区活动中心等资源共同参与,同时鼓励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场地资源为职工子女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各地在托管服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社会教育资源。参与人员上,既要动员招募优秀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暑期托管服务,也要积极招募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退休教职工、热心家长参与。
记者伍凤妹 卢海浪
(海口网7月21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