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创新审批制度 项目成本降速度升
项目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为确保落地项目尽快投产达效,海口国家高新区紧抓审批制度创新、优化服务保障,园区各项目建设进展有序、加速推进。
乐泰(海南)医药生产基地施工现场,工人正进行钢筋加工。
“园区新推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保护方案+临时用地行政审批改革实施方案’组合拳,减少审批材料、降低企业成本,更好地服务项目建设。”海口国家高新区审批工作人员周文告诉记者,该举措明确入园企业可凭临时用地申请书和承诺书申请办理临时用地手续。此外,在减少审批材料的基础上让企业无需预存土地复垦费、无需专家评审,这在全省属于首创。以园区每年落地30个工业新项目、供应2000亩工业用地计算,每年可帮助所有项目直接节约成本总计750万元,帮助每家企业节省至少2个月的开工前准备时间,帮助园区提前收取税收1亿元。
“审批材料从9个减少为2个,办理时间从两个月缩减到两天,如此快的审批时间和审批效率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的体验。”9月6日,在乐泰(海南)医药生产基地项目现场,项目土建工程师黄化泽看着眼前火热的建设场景感慨万千。
炎炎烈日挡不住建设节奏和施工进程,顺着黄化泽的目光望去,塔吊林立,工人正加紧浇灌混凝土……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里每天有60多名工人,从天蒙蒙亮一直忙到晚上,以确保项目尽早建成。”黄化泽告诉记者,项目7月13日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木工田周国和同伴动作娴熟,在一个个脚手架之间穿梭,用灵巧双手完成工程中的一个个环节。“你看,这个地方有些高,需要调整一下。”田周国对刚刚完工的模板进行检查和调整。他和同伴刚完成一块模板的安装,检查完毕后,即将等待混凝土浇筑工序。记者观察到,田周国腰间背着一个小挎篮,里面装着卷尺等工具。“木工是个精细活,制作出来的模板长度、宽度不能多也不能少,得达到跟图纸一样的效果。正是因为如此,卷尺得随身带着,以方便施工过程中随时测量。”田周国乐呵呵地说,他从事这行已经快40年了,每天从早到晚干劲十足,多的话每天可以制作700多张模板。
据悉,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预计2023年竣工投入使用,建成后预计生产35种产品,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能20亿、产值4亿元,至少带动地方就业300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