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中秋国庆双节传染病防控健康提醒。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 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传染病防控健康提醒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1-09-17 12:50

海口网9月17日消息(记者卢海浪)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处于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本土聚集性疫情仍在进展,中秋国庆双节将至,人员流动性增大,聚集性活动增加,新冠肺炎的传播风险上升,防控工作严峻复杂。此外,秋季是流感、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做好我省中秋、国庆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9月17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中秋国庆双节传染病防控健康提醒:

一、科学规划出行,错峰出行,非必要不出境,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病例报告及中高风险地区情况,随时了解疫情及防控信息。登录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即可进入“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专栏查询各地防疫政策措施。出行前,准备好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液、酒精棉片等防护用品。老人、儿童、慢性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安排远行。

二、配合景区、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测温、健康码查验,主动扫码。不要随地吐痰、扔垃圾,使用过的口罩要绑好或用垃圾袋装好扔进垃圾桶。

三、减少不必要的聚会。不宜举办或参加人员较多的聚餐聚会,避免在密闭或通风条件不良的场所聚会,活动尽可能简短并注意开窗通风。参加活动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聚餐建议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交叉感染,杜绝带病聚餐聚会。

四、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乘坐厢式电梯时,进入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请务必佩戴口罩。在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火车、高铁、飞机、长途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期间,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在途中摘下口罩的频次和时间。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礼仪,用纸巾和曲肘来作遮挡。注意手卫生,尽量减少触摸公共设施表面,一旦手被污染要避免接触个人的口鼻、眼睛,尽快洗手或用消毒液做好手卫生。

五、加强通风消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公共场所、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要增加通风、消毒等措施频次,尽量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走动和聚集。

六、尽快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有效、最方便的措施,请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特别是家中有孩子的人员,尽早接种疫苗,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孩子。

七、持续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不要到没有资质的诊所就医,以免延误诊疗。就诊时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带病上班,并向单位报告旅行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

八、防范流感、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等秋季常见传染病。除坚持以上“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措施外,节假日期间还要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喝开水,不要暴饮暴食,规律用餐。要根据气候变化适量增减衣物,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秋冬季流感流行季来临前,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来源:海口网] [作者:卢海浪]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