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运行管理人员、服务保障人员、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和志愿者等,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学习故事会丨-30℃到800℃ 感知北京冬奥赛场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1-06 20:56

image.png

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北京冬奥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二七厂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实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情况,看望慰问运动员、教练员、运行管理人员、服务保障人员、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和志愿者等,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再过30天,北京冬奥会的大幕即将拉开。

“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表达中国态度。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催人奋进。

“我们准备好了!”

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冬奥备战扎实有序……冬奥会备战现场的广大冬奥筑梦者和冰雪追梦人,在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中,谱写一曲曲动听的“冰与火”之歌,让世界感知中国人民“一起向未来”的炽热与真诚。

image.png

冬季,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小海坨山之巅,海拔2198米,阵风可达11级,气温低至-30℃。造雪机、压雪车的作业声穿透夜幕。

2021年11月15日起,伴随着数十台造雪机发出的轰鸣声,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有着“雪飞燕”之称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启赛时高山滑雪项目造雪工作。

“到1月1日,我们已经完成了整体的76%左右。1月10日造完雪后,赛道雪的厚度平均在1.5米到2米左右。压雪车也在24小时不间断工作。”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工作人员说。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速度、激情、心跳,源于赛道的难度。根据冬奥高山滑雪比赛赛道标准,为保证运动员高速滑行,雪道表面须保持结晶状态。

造雪作为“冰状雪”赛道制作的第一环节尤为重要。

“20人每天分两个班次24小时持续作业。”工作人员称,为保证所造的雪能最大限度落在赛道上,造雪队员每隔一小时便需要实地查看造雪情况。

“苦是苦,但是想一想,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为国家出力!”“以后我会跟孩子说,北京2022年冬奥会我参与了!”造雪、压雪、索道、高山救援、赛道安全防护……诞生于2018年7月2日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团队,队员们个个堪称“雪上飞虎”。因为热爱滑雪,期待冬奥,他们选择置身“舞台”幕后,克服重重困难,共赴北京冬奥会的冰雪之约。

image.png

制冰,是冬奥会场馆技术实力的综合展现。光滑稳定的冰面,在冰雪项目高水平竞技中尤为关键。场馆冰面温差越小,冰面就越平整,硬度也越均匀。按照国际滑联的要求,冰面温差不能超过1.5℃。

作为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的比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面被称作是“最快的冰”。

“最快的冰”从何而来?

“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和传统技术相比,这种制冰方式不仅可以提升20%以上效能,冰温也更均匀,温度差基本可以控制在0.5℃以内,更有利于运动员滑出好成绩。

打造“最快的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作,精确调整制冷机组参数、控制水的纯度和硬度以及速滑馆内的温湿度等。

“我刚开始觉得制冰可能不是很难,觉得把水浇到地上,温度一下来就冻成冰了。其实要先浇底冰,然后喷漆,再一遍一遍浇水,使它一层一层铺起来达到一定厚度才行。包括修冰,要不断找平,然后不断地修。”全程参与国家速滑馆制冰工作的“制冰订单班”学生感慨道。

“冰水转换”“消毒机器人”“‘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100%‘绿电’供应”……科技为北京冬奥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让“科技冬奥”成色十足。

image.png

火,是温暖,是希望,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道曙光。

还有30天,奥林匹克之火将再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燃起,世界各地的冰雪运动员将在北京冬奥的舞台上展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为展现冬奥火炬灵动飘逸的美感,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一改过去采用金属隔断“奥运圣火”与火炬外壳的设计,以火炬外壳为容器,将“奥运圣火”直接置于其中燃烧。这也就意味着火炬外壳必须能够耐住800℃氢气燃烧的高温。

要做到“轻、固、美”,首选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但是,“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的问题是,跟它相配的树脂不耐高温,一般就200℃左右。而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达到800℃,甚至更高的温度。这是最大的难点和创新点。”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为攻克一系列难题,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协同努力,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瓶颈,实现了火炬外壳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

作为凝聚人类美好愿景的重要载体之一,“飞扬”的设计,既展现了时代创新的科技感,又展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人们信心、温暖和希望。

时光印证奋进的足迹。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陈丽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