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里的这些话暖民心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感受民生温度
海口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村民积极发展石斛产业。记者 李天平 摄
民生,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1月21日上午开幕的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冯飞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总结了海南2021年推动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开展平价菜保供惠民行动卓有成效、“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圆满收官、实现“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全省覆盖……一件件具体细微的实事,折射出浓浓的为民情怀。
2022年,海南将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强化保供稳价、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我们坚信,更多的民生清单将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让广大群众在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进程中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三亚崖州区保港敬老院老人在冬日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记者 武威 摄
多年以来百姓反映强烈的菜价偏高、上涨偏快的问题开始破解。
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及时发放惠农补贴,兑现农民转移性收入。
海南成为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进入最多的省份之一。
着眼共同富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更多民生实事,
让百姓有更强获得感。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下大力气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
把海南学生“特色印记”品牌擦得更亮。
2021年
海南民生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9%用于民生保障
开展平价菜保供惠民行动
“15+N”种基本蔬菜价格显著下降
其中15个可比品种平均价格
降幅全国居首
“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圆满收官
累计引进中小学幼儿园83所
提供优质学位16万个
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着力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记者 李天平 摄
实现“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全省覆盖
“一市(县)一院”工程
累计引进全国知名医院53家
在全国率先实现5G远程诊疗体系
覆盖所有村(居)卫生机构
海南是全国第二个
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全业务、全流程
完整上线并覆盖的省份
全面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群众系列文化活动200多场
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38元
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居)均配备法律顾问
2021年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1.3万户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全部完成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万人
工资性收入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
开工建设安居房3.9万套、
首批成功配售公租房保障1.3万套
“双减”工作各项监测指标居全国前列
群众对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一
屯昌大同小学建成田园课程基地,落实“双减”政策。 记者 李天平 摄
2022年
海南将推出更多民生改善行动
1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建立以薪酬为导向的
高质量就业指标监测体系
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
2
强化保供稳价
●建设农光互补蔬菜大棚4万亩
全省蔬菜平均自给率达到60%
国有平价蔬菜市场销售份额
提高到50%以上
3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建设安居房5万套
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
和公共租赁住房1.4万套
4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
●从今年起职工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000张
●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
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2.5个
2022年
九大民生实事
2022年,海南省政府创新决策程序,请人大代表推荐、百姓网络投票,最终确定9件为民办实事事项:
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诊治
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试点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治疗,免费服用基本药物
初中教室照明改造
为全省小学和A级旅游景区,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全省中小学生视力监测
农民小额贷款贴息
乡镇标准示范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建设
数据整理/邱江华
制图/陈海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