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旧址及周边街道墙面都是鲜艳的红色,一片火热扑面而来。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海陆丰革命老区——弘扬老区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4-22 11:37

走近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旧址及周边街道墙面都是鲜艳的红色,一片火热扑面而来。

1927年11月,陆丰、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两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时海丰县便把会场外墙刷成红色,内壁用红布覆盖,以示红色政权。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在这里,“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砥砺前行、奋勇拼搏。厚重的红色历史,凝聚起矢志发展的磅礴力量,助力老区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传承红色基因,干事创业劲头更足

“明天重新开馆,已经有几家单位预约前来瞻仰学习了,大家务必把海陆丰革命故事和精神讲深讲透。”4月8日上午,因为疫情防控闭馆多日的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正在做开馆前最后的准备工作,馆长陈火金召集讲解员布置第二天的任务。

讲解员林雁冰说,近年来,干部群众纷纷前来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设在纪念馆内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每年要举办400多场活动,“最多时,我一天要讲解10多场”。

在海陆丰革命老区,各地着力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以革命精神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拥有517处革命遗址、8个省定“红色村”的汕尾,经过全面梳理、整合、提升,精选出23个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10条红色文化研学精品线路,组织干部群众在“红色之旅”中学习党史。此外还组建多支红色故事宣讲队和“红色文化轻骑兵”,打磨一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揭阳市精选推出汾水战役烈士陵园等12个革命传统现场教学点,通过红色讲堂、流动党课、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汕头则推出“红色城旅”活动,让诸多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和历史展馆变身为教育基地。

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化作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励着海陆丰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

走进陆丰市城东镇磨海村枸杞种植基地,镇党委书记林坤炼正在查看荒地复耕工作进展。一年多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城东镇积极探索,将农户承包地通过“委托流转经营”的模式实现土地集约化,全镇3000多亩撂荒地变成了良田。今年1月,在汕尾市镇街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林坤炼上台分享,城东镇的经验在全市推广。

在有“东江红都”之称的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党总支书记江明坤正带着村民规划环村旅游路线。近年来,中洞村修缮革命旧址,兴建旅游观光基础设施,打造“红军宿营地”等红色研学项目,将村庄变成红色旅游景点。

“一天当做三天用、一人顶着三人干”“快人一拍、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行走在汕尾街头,醒目的标语随处可见,彰显着拼搏进取的姿态。

传播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动力更强

青山如黛,溪水潺潺。红色文化壁画长廊前,游客三五成群拍照留念,孩子们在彩虹滑梯上快乐玩耍。走进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仿佛来到了一个园林景区。

北中村党总支书记朱秋岸说,就在5年前,这个山旮旯的村庄还是一个不通硬化路、没有手机信号的省定贫困村,年轻村民纷纷外出打工。

北中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对全村民居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还开展雨污分流、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朱秋岸说,北中村内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重要地下交通站、游击队训练场以及多个农会旧址,全村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有14名。

昔日藏在深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今变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景区开起了便利店、农家乐等。随着旅游的兴起,同样藏在深山的沉香木也成了北中村的新招牌。北中村将沉香产业定为“一村一品”产业,引入多家农林企业,形成集育苗、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沉香产业链,支持村民广泛种植沉香,让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在海陆丰革命老区,越来越多的村庄挖掘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霞光洒蚝田,白鹭舞翩跹,白墙蓝瓦屋舍俨然……傍晚时分,走进汕尾市城区红草镇晨洲村,便如同走进了画里。“我们以生态立村,把环境整治与标准化水产养殖相结合,目前全村蚝田面积1.8万亩,产值突破4.6亿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晨洲村第一书记吴东就说。

在海丰县海城镇莲花村,3000亩翠绿茶园一望无际。村民温芬在莲花山茶展示厅擂茶摊打工。“周末游客多时,一天收入能有300多元。”她说。

在揭阳普宁市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10余处革命遗址串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引来不少游客。“我们走红色文旅之路,村里发展蒸蒸日上。”什石洋村党总支书记蔡育彬说。

一个个“红色村”变成旅游地,一条条生态农业带变成观光带,杂草荒地变成休闲公园……老区人民在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中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路更畅

面朝蔚蓝大海,6家企业的制造基地一字排开,高高的龙门吊和成排的80米长海上风机叶片引人注目。在位于陆丰市碣石镇的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项目建设施工正忙,风电机配件生产线高效运转。

基地由汕尾临港工业园开发公司运营,该公司董事长刘荣涛介绍,短短3年时间,这里已建成规模大、配套全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群,去年产值突破了400亿元。

拥有455.2公里海岸线,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汕尾大力推进海上风电产业布局:“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950万千瓦,连同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电力能源基地。

在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风机制造车间,工人们正在对一批即将出厂的风机主机做最后的检测。“我们的生产线正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2.3%。”明阳智能集团汕尾区域总经理柏建中说。

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从开工建设到首台产品下线,只用了半年时间。“政府对企业诉求非常重视,企业有问题随时帮助解决。”柏建中说,当地干部不仅在项目审批上帮“跑腿”,起初电网没有架设入园时,还帮助协调供电局拉专线供电。企业招工出现难题时,陆丰市各乡镇集体动员,帮助企业招到1200名工人。

在陆河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以前是企业跑来跑去找政府部门办事,现在是干部帮着跑、助力企业办。”

走进汕尾市政务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服务零距离”等标语挂在最醒目的位置,“一站式”申报审批、“帮办代办”制度等举措陆续出台。在省市联建新模式下,汕尾数字政府“放管服”创新成效显著,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以上。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信利、比亚迪、中广核、天能重工、康佳等企业纷纷落户,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大项目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冯定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