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喜看家乡巨变 乐享幸福生活
海口湾片区,碧海蓝天,风景秀美。随着畅通工程的快速推进,滨海岸线陆续“蜕变”,使海口湾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生态环境美,稻田白鹭飞,城市现代化,居民更幸福……省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里,海口处处展现出新气象,发展变化的显著成效写在百姓的笑脸上。回望过去五年,我们身边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基层群众的声音,听他们说说自己在这五年里的收获,听他们评价海口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和他们一起许下对未来生活的“小期盼”。
擦亮基层治理底色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一座幸福之城,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盐灶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设立,为社区老人的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感。 (资料图)
4月24日中午,龙华区滨海街道盐灶三社区居民陈秀英老人在附近的长者饭堂吃过午饭,拄着拐杖准备回家。因为腿脚不便,中途她打开了拐杖上的便携凳子,在路边阴凉处坐下休息。
“这个拐杖是去年适老化改造时添置的,有了它,出门轻松多了。”陈秀英老人告诉记者,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去年她申请了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改造是根据我的个人情况进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我颈椎和腰不好,淋浴、晾衣服不方便,就帮我装了升降晾衣架、添了淋浴椅、带凳拐杖,还在床边装了护栏,方便起床时可以扶住。添了这些东西,住得舒心了很多。”陈秀英老人说。
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近年来,随着一项项暖心举措在海口落地,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阿婆,我们带医生来给您打疫苗了!”“谢谢政府和社区关心我们这些老年人,在家就可以享受到这些服务!”4月24日一早,美兰区白龙街道流水坡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海霞带领医护人员和网格员,开展新冠疫苗“上门接送、全程陪同”服务。这样的场景,是陈海霞和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服务的日常。
过去五年来,社区基层治理的成效如何,陈海霞对此颇为感慨。“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想方设法解决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陈海霞介绍,社区不仅将“党政关心、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协商范畴,还主动号召辖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目前共有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等20个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基层民主协商中。
社区基层治理获实效,关键在于坚持“开门做工作”。陈海霞说,五年来,流水坡社区坚持以情感为纽带,织密辖区居民关系网,通过动员15岁以上居民全民提议、民主协商、全民投票等方式,收集居民提议并进行筛选投票,选出居民最关心的“急难愁盼”事项并实施解决,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让居民积极地从“小家”融入“大家”,让社区环境更和谐。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