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司形象造成损害?
专家:两员工的言论具有私密性,影响力有限
上述企业提到的“因两名医务工作人员私自在朋友圈乱发,对公司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那么,这样的吐槽是否对公司形象造成损害?
付建认为,两员工的言论不会对公司形象造成损害。因其言论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并非在微博、知乎等公共平台发表,其影响力有限。因此,并不会对公司形象产生严重影响。
苏海南表示,如果员工针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发表批评和意见,这是员工维护劳动权益的权利。如果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或相关法规政策,员工有权批评甚至举报。
那么,在这起事件中企业是否可以因言论而解除劳动合同?付建表示,公司的开除决定可能涉嫌违法,侵犯员工的劳动权和言论自由权。女子在朋友圈发表的言论,是对公司事实的一种陈述,并无诽谤、造谣或者恶意中伤。根据劳动法规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该员工的行为并不涉及严重违反公司章程,因此该公司的行为是违法的。
如何判断是否违规?
专家:吐槽要有根据,私人场合言论自由应受保护
现实中,时常有企业无法按时发放工资,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否应该要求员工体谅?
对此,苏海南认为,如果确实由于疫情等不可抗力的情况,企业的回款不能按时到账,那么企业就得向职工或者职代会预先通报、申请延期,如果职代会职工接受,可以延期。但也需注意,支付周期不能无限期地延下去,可以延期数天,但是不能从按月支付工资变成了两个月支付一次工资。
付建表示,企业要求员工体谅企业,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欠薪后公司应与员工协商具体发放工资事宜,消除员工的焦虑情绪,而非激化矛盾。
那么,普通人吐槽单位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判断是否违规?苏海南认为,最根本的是吐槽要有事实根据,不能是随意地吐槽,特别是不能恶意地去编造一些事情。再者,朋友圈人数不能太多,如果人数太多了,吐槽的内容里面确有诬告编造的,可能反过来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付建表示,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员工在私人场合的言论自由应当受到保护,在公共场合对公司的合理建议也是其言论自由。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