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服务两手抓 激发市场新活力
“海口发展露营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当前,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应抓住户外经济的风口和机遇,进一步释放强大的‘户外’消费潜力和活力。” 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提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这两年,海口城市露营渐成社交媒体上的新潮流,城市周边“微度假”成为热词。他总结道,“阳光、户外、小型、分散”这八个字是“微度假”的核心主题,露营经济就完全符合这一要求。海口完全具备发展好露营经济的条件,相关部门应当顺应市场变化和需求,主动服务,做好管理,更好推动户外露营发展。
海南大学MTA教育中心主任,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露营经济火热,正说明了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海口在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刘刚认为,在培育新业态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去限制发展,也不能过于宽松不设门槛。他提出,要提前做好顶层设计,出台一揽子指导意见,让有关部门有法可依,也让经营者激发市场活力。
“遇到市场新的产业、新的业态,市场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对市场发展趋势保持高度敏感,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考核监督机制等,还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露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主体。” 刘刚举例说,比如要明确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市民游客的职责,通过多方努力,确保该行业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要完善 露营环境需维护
草坪、帐篷,频频刷屏社交媒介的背后,不少河湖边、公园里,各式帐篷密密匝匝,有的露营地甚至一席难求,市场规模猛增。市民林晓兰感叹,一到周末,好像半个朋友圈的人都在露营。露营爆红背后,也有些问题亟待思考。
“北姆堆环境好,确实很适合露营。不过配套设施还有点跟不上,洗手间较少,有的市民不太注意收拾垃圾,车辆也没做好按指示牌停放。”细心的刘明月当天注意到这些细节。
“狼迹天涯”海南户外领队大雅告诉记者,作为多年资深户外人,他一直关注户外环保问题,“我们传统户外人坚持初心,始终坚守户外公约。我带队的话,会强调大家尽量自己带便携碗筷,少用一次性餐具,减少污染。走时只带走照片,不带走一片绿叶。只留下脚印,不留下一片垃圾”。
尊敬大自然,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这是海口许多户外人坚持的原则。
“蜗牛营地”户外负责人咖啡女士认为,野外露营更多是一种极简生活或者是崇尚大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跟着潮流拍照打卡。她建议,有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和配套管理,加大户外环保意识的宣传,明确露营活动的各类规则,培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责任意识。“户外人如果做不到环保,那就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咖啡认为,参与者也要有公共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大自然。
记者连续几天在北姆堆、金沙湾、碧海银滩公园等地采访发现,确实存在极少数市民临走时没有把垃圾清理干净,个别孩童将矿泉水瓶丢置水中,也有少量车辆碾压草坪,现场烧烤的人没处理好燃尽的木炭等现象。此外,一些露营者选择不具备基础条件的地点露营,由于缺乏规范引导,容易产生植被损伤、环境污染、用火隐患等问题。
当前,灵山镇为保护南渡江边的生态环境,在北姆堆设置了停车场区域,聘请了环卫工人定期清理,并在岛上及外围区域投放了垃圾桶,同时还设置了清洁宣传劝导牌,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