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口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帮扶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财经>

海口出台一揽子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 助企纾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06-09 10:50

原标题:海口出台一揽子政策帮扶中小微企业

助企纾困“再加码” 稳住大盘“出实招”

“感受最直接的就是一个字——快!520万元退税款一个工作日到账,就像下了一场及时雨,提振了我们的信心。”6月6日,海南赛乐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万鹏说,公司因创新药开发研究周期较长,造成资金紧张周转困难。不久前,该公司在海南省电子税务局上办理留抵退税申请,得益于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退税款很快到账,为公司持续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海口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帮扶工作。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措施基础上,海口围绕减税降费、房租减免、稳岗援助、财政金融支持、纾困中小微企业、扶持服务业、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密集出台一揽子政策,稳住经济大盘。

在真招实招精准发力下,海口市场主体呈加速发展趋势——去年新增企业9.49万户,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新增企业4.6万户、增长186.2%,充分展示了以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image.png

5月24日,海口市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给市民解读海口市创业普惠政策。

靶向发力 带动企业发展

服务业是保障民生、稳定就业的重要行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这个行业就业人数众多,关系到百姓衣食住行。

“我通过支付宝、云闪付等支付平台领取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后再购物,很划算也很方便。”近日,市民邓培丽说,政府发放的消费券面额从20-200元不等,不仅让她买得划算,也为商家提升了销量。

邓培丽提到的消费券,是海口市商务局近期开展的“惠聚椰城”系列促消费活动。活动以发放各类消费券引导和激励各类商业综合体、餐饮店、商家,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促销活动,实现促消费效应。

image.png

5月8日,第二批“助商惠民 乐享海南”1700多万元消费券在海口友谊·阳光城发放。图为市民在商场内购物。

“据统计,我市第一轮消费券零售、餐饮的核销率为60%,已超过全省平均值。”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发放各类消费券超过10万张,核销各类消费券超过1024.58万元,拉动消费约8377.97万元,是投入消费券资金的8倍,拉动8倍消费额,有效繁荣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增长。

发放消费券是海口助企纾困的举措之一。今年以来,海口相继出台《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帮助服务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海口市纾困解难服务企业行动方案》《海口市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等“1+N”政策,通过减免缓缴房屋租金等系列措施支持复工复产,努力深挖企业生产潜力。

“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今年最高可减免6个月租金。”海口市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日前发布的《关于减免新冠疫情期间企业租金的公告》明确,只要承租该集团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且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房屋,今年可申请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的房屋可减免3个月租金。

截至目前,我市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给予减免房屋租金累计超过1260万元;帮扶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累计补贴6198.9万元,惠及单位共4861家,切实减轻了我市中小企业负担。

image.png

5月25日,海口举行的2022年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校园招聘会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保障。图为应聘学生在招聘现场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位。

纾困解难 减轻企业负担

连日来,海口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对全市100家企业以及重大产业项目提供定点帮扶,实行“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帮到底”服务助企排忧解难,直面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痛难点,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缓缴水电费在企业看来就是雪中送炭,有效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近日,海口立云振文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振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发展虽遇到困难,但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服务事业政策支持,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各项便利。

海口日前出台的纾困解难服务企业行动方案明确,允许中小微企业适当缓缴生产经营所需的电、水、气等成本费用,缓缴期间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目前,海口供电局已累计接收电费缓交用户申请569户,缓交电费4552.6万元;燃气企业疫情期间保持不断气,为全市企业减少负担130余万元;供水企业在我市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施行用水报装“零费用”,累计向用水企业让利约1968万元。

与此同时,海口着力落实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以及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让一卡通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机制,为企业降本减负。

5月31日,一场以“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主题的政企面对面活动在海口举办。现场,海南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磊,向税务部门代表提出了企业办理增量留抵退税相关咨询,税务部门代表现场给出该事项办结的明确时间节点。端午假期前,该公司已收到该笔税款。

截至5月18日,我市累计为服务业增值税留抵退税送达企业账户资金24.04亿元,其中4月达到20.86亿元。

5月27日,海口举行的海南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峰会上,金融机构与行业企业联合发布专精特新专项行动计划。“我市通过制定专精特新、小升规等梯度培育和奖励方案,通过政府补贴形式,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服务,指导企业提高科研能力和经营水平。”市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南在已出台多项纾困措施的基础上,6月6日印发实施《海南省稳经济助企纾困发展特别措施》。“《特别措施》是助企纾困的升级版,其纾困力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申请方式更便捷。”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措施》弥补了以往政策仅覆盖中小微企业的问题,同步对上市公司、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主体给予一定帮扶。

image.png

5月2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口市分行工作人员正在受理市民的创业担保贷款。

蓄势赋能 激发企业活力

“你们是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我们的贷款支持方向”……5月22日,一场长达3个多小时的会议结束,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胜被海南几家银行负责人热情地围住、互换名片,纷纷表示可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贷款支持。

曾胜参加的这场会议,是由市政府召开的政银企对接座谈会。会议邀请了23家省、市金融机构,55家重点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研究优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纾困。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常态化的政企面对面活动,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强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

如何减轻企业成本负担,成为我市为企纾困解难的重点工作。

“过去,企业想对一个招标估算价为300万元的项目进行投标,需要依法提交项目总额2%的保证金,也就是6万元;现在,只需要向担保机构出资200元购买‘电子保函’,即可替代原有的保证金实现投标。”日前,在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区块链+电子保函”应用系统技术代表刘妍然介绍,“电子保函”的出现让以往困扰企业的各项投标成本大为降低,全过程从原来的十来天缩短至如今的几分钟。

从“6万元”到“200元”,从“十来天”到“几分钟”,从传统纸质担保的“文海”到“无纸化”的新变化,“区块链+电子保函”的应用减轻了投标成本,优化了企业办事体验。截至5月13日,我市已开具电子保函1345单,为企业减少资金占有4.625亿元,为全市6477家次投标单位节省纸质标书制作费用2.543亿元。

此外,海口还率先试点改革旅行社保证金制度,以保险替代现金和银行保函,置换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进一步释放企业现金流压力。目前,海口已为133家旅行社办理保险替代质保金,为企业置换出3857.5万元。

海口真招实招为企纾困的同时,正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办不成事”窗口、“智慧社区”新型服务模式、园区“企业秘书”“一企一策”“三级首席服务专员”等新模式、新平台正不断涌现。

记者从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办公室获悉,接下来,海口将创新探索营商网格员制度,并与企业首席服务专员进行无缝衔接,实现营商网格员发现问题,企业首席服务专员解决问题的双向服务渠道,纵深推进海口营商环境更好发展。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张熙宇 康登淋] [编辑:罗薇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