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近年来,内蒙古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已变得水草丰美、景色怡人。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变,得益于2011年国家在内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区启动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减少牲畜数量,并给牧民相应补贴,相当于让草原“带薪休假”。至今,政策资金累计达455亿元,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名牧区群众从中受益。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牧民的生产方式。人们不再多养,而追求精养,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在这项政策支持下,内蒙古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形成持续向好的良性循环,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绿色产业在草原上“萌芽”、发展。
十余年来,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动下,全区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全面持续向好。草原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自治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45%,比2010年提高8个百分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