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我们努力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每一起案件都当成“天大的事”来办,用心用情做好“守心”的工作。2019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承诺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到今年6月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316万件,已对近95%的信访回复了办理情况。深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2018年至今年6月起诉25.6万人。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的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
三是积极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根据检察职能调整,2018年对内设机构作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构建了四大检察工作格局。几年来,我们努力做优刑事检察。推行“捕诉一体”监督办案机制,提高办案质效;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问题,创新建立巡回检察制度,更有力维护“大墙内”的公平正义。努力做强民事检察。注重精准监督,依法办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2013年至今年6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4.1万件。努力做实行政检察。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762件。结合办理行政申诉案件,深入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已化解行政争议2.1万件,其中争议10年以上的1258件。努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抓住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领域损害公益突出问题,加大办案力度,2021年立案16.9万件,是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后第一年,也就是2018年的1.5倍。坚持双赢多赢共赢,98%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诉前得到有效整改,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不断完善。
四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持续巩固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举措。坚持以科学管理促司法责任落实,针对不少案件程序一再反复、增加群众诉累,建立“案-件比”质效评价指标,督促检察官从办案第一环节就求极致。2020年至2021年共压减86.4万个空转程序。“案-件比”指标体系也被形象地比喻为衡量司法办案质效的“绿色GDP”。
五是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检察工作长远发展根基。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深化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改进检察人员考核机制,促进一体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我们抓住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这个“小切口”,像拧螺丝钉一样逐步拧紧,努力做好防治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大文章”。
新的征程上,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意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能力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