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7月28日消息(通讯员王聘钊 记者陈捷)“在街道和社区帮助下,今天户口难题解决了,我和孩子终于迎来了崭新的生活。”近日,社区康复人员陈某将一面写有“真情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美兰区白龙街道办事处。回望这几年为孩子解决户口难题走过的曲折路程,他脸上的阴霾终于一扫而光。
故事发生在2012年,陈某接到一通来自一个姓王的朋友电话,其称自己生了一个孩子,但由于长期吸毒导致经济条件困难,无力抚养。陈某心生怜悯便将孩子抱回家抚养。没想到的是,由于其不是孩子生父,导致一直无法给孩子办户口。
“孩子没有户口,办不了学籍,只能花钱上私立学校,生病了不能去医院,只好上小诊所,疫情期间连核酸检测都做不了。”陈某连连叹气道。
2019年,负责管控社戒社康人员的白龙街道办事处得知此事后,立即与社区一道上门了解情况,由于陈某与孩子并非亲子关系,加之其社区康复人员的特殊身份,无法通过正常程序办理户口,为此,街道与社区为孩子走上了漫长的“落户之路”。
美兰区白龙街道工委副书记冯周凯介绍,3年来,街道与社区尝试了各种方式,沟通协调了多个部门,该项工作的推进仍是举步维艰。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去年年底,孩子的生母因盗窃等多项罪名入狱,终于现身的王某让街道和社区看到了希望。“恰逢疫情期间,我们马上联系司法部门开通特殊通道,找到王某成功签署了委托书。”冯周凯说,凭借委托书,美兰区白龙街道正式发文到美兰公安分局办证中心,并在美兰区政法委、美兰区社戒社康中心等部门的共同推进下,孩子于7月下旬正式落户。
“没有街道和社区持之以恒的努力,我自己根本没法解决孩子的户口难题,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社康人员的关爱和帮助!”陈某激动地说,孩子如今终于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上学,并享受各项社会保障与福利。
冯周凯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落实动态管控措施,对于陈某的孩子后续办理转学的问题,街道和社区将与教育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积极为陈某解决各类实际困难。据了解,在开展禁毒平安关爱工作中,白龙街道海岸线驿站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打通服务社戒、社康、戒断三年未复吸等人员“最后一公里”,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回归社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