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就宏观政策而言,要坚持以我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护,找准知识产权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从治理方式看,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和大保护工作格局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我国对外开放大局,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我国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不仅有助于为各类企业主体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创新环境、投资环境,也将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知识产权是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晶。回顾历史,从著作权到专利权,从工业产权到信息产权,知识产权制度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让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力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