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存在哪些短板?应如何补齐?刘作凯参加过多次调研活动和分析研讨会,同院士、专家、企业家碰撞智慧火花、分享专业见解,探讨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海南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对标国际标准,探索建立有利于海南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体系和平台,打造全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的区域样板。”刘作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海南正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2020—2021年,海南省科技厅协同省市有关部门以及园区、企业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奔赴各地聚力开展招商引资,精准发力,一批重大产业、重点项目纷至沓来,为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产业链条撑起“跳杆”。这期间,刘作凯奔波于北京和海南,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促进政策堵点疏通。他带领团队赴上海、江苏、成都等地,进行政策宣讲、项目甄别、洽谈签约等。
如今,海南医药产业正不断崛起壮大,海口国家高新区已有15个重大新药创制成果实现产业化,3年来累计实现产值近46亿元,预计今年总产值可达20亿元;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成海南省干细胞工程中心,顺利实施2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该先行区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累计推动9个进口药械品种获批上市。2021年海口高新区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排名比2019年前进8名。2021年海南医药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9.45亿元,药品生产企业数从2012年的91家,增长到2021年117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