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协同共治,守护一方安宁
“还好有劳动仲裁和法院联合处理,真是太给力了!”不久前,通过“共享法庭”,浙江宁波海曙区的37名工人终于拿到了工资,大家伙儿甭提有多高兴!
今年8月,海曙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到一份求助。原来,30多名工人在宁波某服饰公司辛苦几个月,却一直没拿到报酬。好不容易与公司谈妥7月底结清工资,可等来的却是一张“空头支票”。
案件受理后,调解员第一时间通过设在仲裁委的“共享法庭”连线海曙法院望春人民法庭,与法官一道开展调解。从阐述事实经过到分析利害关系,数小时的条分缕析,终于让公司负责人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把钱送到了工人手上。
望春法庭位于“宁波城市西客厅”集士港镇,现辖3个乡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一根网线、一块显示屏,“共享法庭”的设立,突破了时空距离,让司法服务“瞬间移动”到群众身边。通过“共享法庭”,望春法庭串联起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协会、商会、调解员、网格员等资源,构建起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朋友圈”。三年来,法庭收案量连续下降,很多当事人不伤和气就在诉前化解了纠纷。
“共享法庭”如今在浙江不断涌现。全省超过2.6万个“共享法庭”以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主题,协奏出恢宏的社会治理和谐曲。到今年4月底,“共享法庭”共化解矛盾纠纷3.4万件,组织普法宣传、调解培训9000多场,让法治精神如涓涓细流浸润百姓心田。
近年来,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主动融入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蓬勃发展,极大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天通苑社区,坐落在北京五环外,居民超30万,被称为亚洲最大社区。由于社区的上班族工作地大都在主城区,一旦碰上涉诉纠纷,他们参与诉讼与法官开庭很容易出现“时差”。2020年3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全市多家基层法院人民法庭开展夜间法庭试点,明确对于一些争议不大、数额较小的简单民事案件,可以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当事人开展诉讼。
如一场及时雨,“夜间法庭”不仅解决了上班族应诉不便的困扰,更成为一场推动基层纠纷源头化解的有益尝试。以“夜间法庭”为依托,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长阳人民法庭在辖区内设立多个“星夜调解室”。人民法庭、派出所、社区居委会、行业调解组织等多方联动共治,大部分纠纷就地就能得到化解。居民们纷纷反映:“有纠纷,先上社区看看!”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解答当地牧民群众的法律咨询。新华社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