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陈章和瘦小的身影活跃在工兵连、担架队、师政治工作科、师直属炮兵指挥连等岗位,“从东线,到中线,再到西线,我们的足迹始终紧跟着上级命令、跟着战场需要在移动。”入朝第一晚行军途中遭遇敌机轰炸,就牺牲了30多名战友;在担架队1个月时间,亲手将100多名受伤的战友送到救护所;停战前一晚,师机要科遭敌机轰炸,5名战友当场牺牲……残酷的战火洗礼,让陈章和快速地成长着,时年15岁的他任炮兵指挥连文书,每天都要穿越3条敌人的炮火封锁线,往返多个前沿观察哨汇总情报信息。“在朝鲜的每一天,我们都随时准备牺牲。一旦战斗打响,枪炮声响起,就把什么顾虑都抛到脑后了。”陈章和说。
1955年回国时,当年一同离家赴朝参战的17名袍泽,最终只剩下3人。4年异国他乡的战斗经历,让陈章和深感和平来之不易,也让他坚定了建设强大祖国的决心。1963年,在国家支援地方发展的号召下,陈章和转业脱下军装,带着妻子告别黄淮平原,来到经济贫困的武陵山区,成为重庆市酉阳县税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税务局工作的几年间,陈章和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进村入户搞税政调研;调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后,更是走街串巷遍访各行各业;1983年任县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又调任地区统战部。在工作过的每一个岗位,陈章和都兢兢业业、不辞辛劳。
退休后的陈章和常走进学校和军营,跟部队官兵和学校的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工作感悟。“入朝时我年纪比较小,领导和战友们都很照顾我,他们总说浴血奋战为的就是祖国的年轻一代。如今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年轻一代更要好好珍惜时光,刻苦学习、锤炼本领,奋斗出美好的明天。”陈章和说。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0日 07版)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