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招商成果丰
2022年,海口招商引资步履铿锵,喜获丰收。
海口先后出台《关于建立海口市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2022年海口市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及考评细则的通知》等多份文件、通知,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制度体系。同时,组建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四个分局,推动实施“央企入琼”“外企入琼”“高企入琼”“民企入琼”的“四企入琼”计划。各分局自2022年8月成立至今,已成功对接中国通用技术国际、协鑫集团、深港揭西商会、三井住友银行等超300家企业、商会、银行,洽谈推动具体项目超60个。
此外,海口还成立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等四大重点产业招商专班及十大细分行业招商小组,开展“产业大招商、精锐再出征”活动。
2022年1-12月,市领导、区(园区)领导干部赴北京、广东、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山西等地开展“点对点”招商共计81次。围绕现代金融、珠宝钻石、跨境电商、离岸贸易、医疗器械等行业领域,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全市有关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招商推介活动140场。
“香港不少企业十分看好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共享机遇、参与发展。”去年12月10日至14日开展的海口市政府代表团赴香港招商推介活动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史立德这样说道。
此次访问期间,代表团走访了香港20多家官方机构、商协会和知名企业,带去海南自贸港最新的发展机遇信息,并洽谈了一批项目、签订了一批协议。
推介脚步不停,合作签约不断。2022年,法国路威酩轩集团落地零售物流中心,美国泰佩思琦集团设立中国旅游零售总部,美国知名信息分析机构邓白氏注册落地,全球知名药企美国晖致公司和龙头医疗研究服务企业美国艾昆纬公司落户海口。
与此同时,海口还积极抢抓第二届消博会溢出效应,组织各有关单位通过“扫馆”等方式对接各类来琼参会企业、机构超300家。“我们充分利用好消博会效应,将借会招商做深做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道。
2022年7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消博会游艇展在海口举办,展示海南游艇产业招商成果和游艇旅游产品。 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高质量展会频落地
新年伊始,一场热热闹闹的车展活动拉开帷幕。1月6日,2023(第五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众多专业性技术交流会、论坛等活动,为业界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
时间回到去年11月3日,2022金秋第一车展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开展,这是同年8月以来的首场落地海口的大型展会活动。11、12月,2022世界石油天然气装备博览会、2022海南(东盟)酒店及餐饮用品博览会、2022亚太电协CEO会议、2022全国饭店业绿色发展大会、2022第六届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2022年中国(海南)国际海洋产业博览会、2022海口国际生活精品消费展览会等多场会展活动相继在海口成功举办,会展业不断回暖。
1月6日,2023(第五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类展会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东方环球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副总经理李迺秦说道。
过去的一年,海口全力推进会展行业有序发展。早在第二届消博会筹备期间,市商务局就牵头统筹调度,成立了14个专项工作组,分工协作,全力推进,圆满完成了综合协调、完善场馆设施、改进餐饮服务、招商推介、考察接待、疫情防控物资保供以及首届消博会457项问题整改等各项工作,确保了第二届消博会顺利举办,赢得了国内外广泛赞誉,实现了既安全又精彩的目标。
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海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会引展活动,组团拜访了全球最大的会展机构英富曼集团,并与其就举办香化、珠宝、医药、游艇等专业会展,有效承接消博会溢出效应进行深入探讨,洽谈合作。其间,海口市政府与英富曼集团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游艇展、珠宝展等会展项目落户海口。
2022年7月29日,在第二届消博会期间,展厅内的游艇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2022年,我们在促进全市会展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1月13日举行的海口市会议展览业协会2023年第一次理事会上,海口市会议展览业协会执行会长张树璜表示,2023年,协会将在市商务局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岛外推介,组织海口会展企业对外交流活动,发挥协会与各城市协会及协会联盟之间的资源优势,带领企业“走出去”,争取更多的会展项目落地海口。
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海口将大力推进会展业全面复苏,加大招会引展力度,打造海口品牌会展项目,推动“会展+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服务保障第三届消博会顺利举办,加快推进会展政策优化修订工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