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实招 | “一推一抓一管一建一治”
目前,我省农业农村、科技等部门已制定中华白海豚保护行动计划建议书,资助项目鼓励科研机构加大对海南中华白海豚种群研究,加强与公益组织的合作,加大对渔民的相关培训,帮助其提升对海洋动物的基本救治能力,不断提高鲸豚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而在林富拍摄到中华白海豚畅游三亚崖州湾的前几天,2023年三亚市体育大拜年水上运动嘉年华在蜈支洲岛旅游区启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引导市民游客体验潜水种珊瑚,参与海洋环保公益行动。
“一推一抓一管一建一治”,海南通过推动国家海洋督察整改,以“美丽海湾”为抓手,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网络,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高位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加强海洋资源保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亲自抓,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分管副省长每月进行调度;省海洋督察整改办对国家海洋专项督察整改任务逐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细化措施,形成整改任务细化清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清零、第二轮到期完成率100%,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到期完成率100%。
——以“美丽海湾”为抓手,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海南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印发《关于加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意见》,组织海口、三亚积极申报2022年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十四五”期间按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建设标准推动21个海湾步入美丽海湾行列,全面带动和促进我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加强海水养殖污染防治,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大力整治海水养殖污染,督促指导市县开展海湾及其周边区域海水养殖污染治理,改善新英湾、小海、老爷海等海湾水质(2022);2022年全省共排查入海排污口1768个,其中养殖排污口1320个,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75%,结合专项督察销号任务,推进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工作,排污口整治清理135个。
——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布局设计。开展海洋环境质量监测、海洋生态监测、专项监测、海洋监督监测四大监测类别;监测内容涵盖海洋基础环境质量、海洋生态系统、海岸带等海洋生态状况;跟进环境监测方向热点,2021年增加气候变化、2020年增加微塑料、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等新兴海洋监测内容,共布设321个监测点位,有效支撑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探索“渔民—渔船—渔港”海洋垃圾治理模式,推广昌江“无塑海洋行动—渔船打捞垃圾”活动试点,鼓励和发动渔民积极践行垃圾不落海的承诺,主动打捞作业范围内的可见海漂垃圾,并带回岸上处置;按照“区域全覆盖、过程全覆盖、人员不间断”的原则对海口湾、三亚湾开展为期一年(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的拉网式塑料垃圾清理、转运和处置,有效控制塑料垃圾入海,统筹推进海湾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增强海域塑料污染防治能力,实现岸滩、河流入海口和近岸海域塑料垃圾治理常态化,进一步打造整洁海滩和洁净海面。
全面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南的海洋生态环境还将继续给人们带来惊喜。
在海口市海口湾,环卫工人使用无人机查看海上漂浮垃圾分布情况。
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儿自由飞翔。
数读“一推一抓一管一建一治”
一推
持续高位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加强海洋资源保护
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清零
第二轮到期完成率100%
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到期
完成率100%
一抓
以“美丽海湾”为抓手,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期间
按照“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建设标准
推动21个海湾步入美丽海湾行列
一管
加强海水养殖污染防治,规范入海排污口管理
2022年
共排查入海排污口1768个
其中养殖排污口1320个
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75%
排污口整治清理135个
一建
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布局设计
2020年至2021年
增加气候变化、微塑料、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等新兴海洋监测内容
共布设321个监测点位
一治
推进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探索“渔民—渔船—渔港”海洋垃圾治理模式
推广昌江“无塑海洋行动—渔船打捞垃圾”活动试点
对海口湾、三亚湾开展为期一年的拉网式塑料垃圾清理、转运和处置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