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7日),“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33个民族的180件(套)中国女性服饰展品集中亮相。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33个民族传统女性服饰亮相中国园林博物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3-03-08 08:08

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制成的彝族火草棉服饰、赫哲族特有的“鱼皮衣”、壮族祭祀女长裙……今天(3月7日),“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33个民族的180件(套)中国女性服饰展品集中亮相。

本次展览展出展品180件(套),其中文物展品103件(套),选取别具地域特色的33个民族的传统女性服饰,以“衣香”“纳福”“焕彩”三个部分,生动展示女性民族服饰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传统民族服饰取材于自然,鱼皮、丝、麻、棉、毛等都可作为原材料;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以美丽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珍禽异兽、植物花鸟等图案、纹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展览中还展示多件手缝制的服饰,从出生、成年、婚嫁,再到寿辰,人生的不同阶段,勤劳质朴的中华女性用无穷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吉祥与祝福绣满衣裳,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

本次展览中,还可观赏到由彝族支系他留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麻布纺织技艺”制成的火草麻布服饰——云南永胜彝族火草棉服饰,以火草和节麻混织而成;展览向公众展示赫哲族特有的鱼皮服饰文化,选用十几斤至数十斤的大型鱼,经过繁复工序,制成世间罕见的“鱼皮衣”。

△赫哲族鱼皮衣、裤、鞋、包(20世纪下半叶)

绘制四季花卉纹的清中早期汉族女性石绿花缎绣喜相逢大袄,稻作田园纹样装饰的清末民初壮族土僚祭祀女长裙,精美丰富的纹样配色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的地域风格,也记述着服饰文化与园居生活的密不可分。

image.png

image.png

△壮族土僚祭祀女长裙(清代)

据了解,“彩衣——中国女性民族服饰”展于今天(3月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至10月8日。

(总台央视记者 鲁念)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鲁念]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网作品获海南新闻奖一等奖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婚姻登记爱意满满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荔果刚“挂红” 预售已“走红”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为青春亮灯 在椰城逐梦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五一”文明游 海口景美人更美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2023市两会
聚焦2023美兰区两会
2023元宵节
     
排行
 
2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工作室海口揭牌
就业在海口 3场高校毕业生留琼专场招聘活动举办
海口江东新区首个新能源重卡换电站投运
海口海灵药业美安生产基地项目不断刷新进度
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在海口白沙门公园举办
海口羊山大道至母瑞山公路首榀箱梁浇筑完成施工
海口江东新区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5家
海口中海国际中心:打造滨海新地标
清淤排水管网 海口排水管道清淤工高温天坚守岗位
海口万绿园、世纪公园、滨海公园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
|
|
|
 
|
|
|
|
|
|
|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增值服务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05001198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