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建设降低对居民影响
4月2日,走在丁村水质净化厂,满目的花草树木与眼前流淌的美舍河相得益彰。很难让人想象,这一小型公园的地下,是一座污水处理厂。
在海口滨江路上,全省最大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海口市滨江西污水处理厂已通水试运行。施工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水厂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地上商业开发”的复合建设模式,对产生噪声源的地下式建(构)筑物除采用吸音吊顶和吸音墙等措施外,还采用隔音门窗,尽可能消除噪音,极大降低了污水厂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地下是高效运转的污水处理厂,地面是风景宜人的湿地公园。如今,类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在海口比比皆是,污水处理厂巧妙藏在地下,在有效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问题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地面开发利用价值。
近年来,海口加大污水设施基础建设,快速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022年,滨江西等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天,补齐了主城区污水处理缺口。同时,完成污水管网建设22.23千米,改造修复污水管网3.35千米。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截至去年12月底,累计完成1019个自然村的污水治理,自然村治理率达46.06%。
“2023年,我们将加快推进白沙门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容项目、长流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海甸污水提升泵站扩建项目、观澜湖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建设,力争年内投产,届时总计为海口增加25万吨/天的污水处理量,进一步提升污水治理能力。”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