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日市场的艾草花束、香囊等成为畅销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激情碰撞,让中华文化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端午节花束、插花、香包受青睐 传统文化焕发新魅力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3-06-22 18:03

image.png

央视网消息:满眼翠绿端午节,又闻粽叶飘香时。今年端午,节日市场的艾草花束、香囊等成为畅销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激情碰撞,让中华文化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节日市场走一走,选一款新式香包、一束艾草花,然后在粽香四溢的节日氛围里来一场时空穿越之旅,沉浸式感受古人过节的气氛。首先,跟随记者去花市看一看。

当记者来到北京花卉交易中心时,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的景象。

数据显示,北京花卉交易中心近20天的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总经理 周奕:从目前商户储备量和交易量,还有线上品种来讲,都比去年增长在50%—60%以上。

端午花束线上销量同比上涨170倍

综合电商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端午花束线上销量同比上涨高达170倍,销售电商的数量同比增长了344%。花束款式更是琳琅满目、尤为丰富,款式同比增长高达678%。

记者调研时发现,除了花束成品,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化和体验感。位于北京西边的这家花艺工作室推出的插花体验套餐,受到了消费者追捧。

花店店长 赵明:对传统文化的向往,顾客迫切想自己参与一下、自己动手,也是好多老客人自己要求,让他们自己也体验一把。

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中式插花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这家插花培训学院面向大众推出了多种风格的插花课程,来学习的人数众多,有爱好者、从业者,还有许多公司团建需求。

小香包 致富大产业

看完了花市,我们再去远近文明的香包村——江苏徐州的马庄村去看一看。端午节前,这里的香包销售十分火爆,小小香包做成了致富大产业。

这几天,85岁的徐州香包省级传承人王秀英正在和家人一起赶制香包,临近端午,店内的销售十分红火。一起忙碌的还有孙女孙歌尧,是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第五代传承人。怎样将传统的香包与现代时尚消费相融合是她一直的努力方向。

村里和王秀英家一样做香包、为这个端午忙碌的,还有许多老人。

香包在徐州已有上千年历史。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几年前,这里做香包生意的只有十多人。2017年起,当地政府主导建起了香包文化大院、培训班,并升级香包的研发制作,吸引了全村300多村民从事香包产业。近几年,马庄香包产业不断壮大,年均创造产值达800万元,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

当地还积极开拓网上市场,借助电商,一些香包产品远销海外,声名远扬。今年端午,马庄村人紧抓机遇,在香包上大胆创新,样式上,传统节日元素与现代审美融合;功能上紧跟时代,研发出防蚊、助眠、安神等三十余种款新配方。

端午期间,这里还将举行龙舟赛、非遗集市等特色活动,预计将吸引2万多游客前往。

马庄村党委副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侠: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旅游,同期开展了乡村振兴学堂,真真正正把小香包做成一个大产业、一个富民产业,更好地引领乡村振兴。

[来源:央视网] [作者:]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