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改变我国农村面貌探索了科学路径,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日报评论 |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和美乡村"海南样板"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3-07-05 08:11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为改变我国农村面貌探索了科学路径,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千万工程”为我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与乡村建设实际,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海南样板”提供了生动示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海南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循序渐进,也要秉持系统观念,实现并联式发展,宜居要“塑形”与“铸魂”并重,宜业要“人”与“物”同在,和美要“口袋”与“脑袋”共富。

坚持“形”“魂”兼具

共创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宜居乡村

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塑好宜居乡村的“形”。人民至上是“千万工程”的逻辑起点,也是海南和美乡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建设宜居乡村,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高标准制定和落实村庄规划,根据我省乡村区域类型、空间特点、风土人情,建设多类并存、各具特色的民居,让乡村建筑各美其美。提升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坚持“三治”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积极探索“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网格化”、“积分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新模式。

弘扬优秀乡村文化,营造和谐文化氛围,铸好宜居乡村的“魂”。将“和”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以“和”滋润人心、凝聚人心,提振农村精气神。注重发掘、激活海南红色资源、黎苗文化、海洋情怀、东坡文化、海瑞廉洁文化、琼剧、“船型屋”等文化基因。在乡村场域中实现红色精神传承,农耕文明赓续,民俗文化弘扬,增强农民文化认同,凝聚乡村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道德模范作用,通过“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团结和睦星”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塑造良好家风、滋养淳朴民风,实现乡村人心和善、以和为贵的共同价值。

坚持“人”“物”同在

共建和谐发展、和衷共济的宜业乡村

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宜业乡村的“人”。发挥党的“先锋队”性质、“先进性”特质、“人民性”本质,确保乡村建设思想、意志、行动、步调一致,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职责。借鉴“千万工程”一以贯之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肯定农民主体性与能动性的经验,激发我省乡村建设内生动力。海南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村务公告、村民大会等方式让农民成为家乡建设的知情者、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评判者。团结参与乡村建设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促进多方和衷共济、共担责任、共同建设。要选派优秀干部下乡,引导企业家入乡、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培引“新乡贤”、技术管理人才、产品推广人才,提升乡村建设人才规模、素质与结构,构建全域、全员、全面的乡村创业就业体系。

全面推进海南乡村振兴,夯实宜业乡村的“物”。省委书记冯飞指出,要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保持定力和韧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新实效,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宜业乡村建设,要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大规模返贫,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抓住耕地保护和种业振兴两个关键,发挥南繁产业带动作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与产量。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依托双层经营体制有序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规范“小田并大田”,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立足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共享农庄,促进“三产”融合。综合运用科技、管理、创新等生产要素做好“六棵树”文章,为“六棵树”建链强链。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优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促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坚持“双袋”共富

共享天人合一、和生万物的和美乡村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口袋”与“脑袋”共富的必由之路。借鉴“千万工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模式,促进海南和美乡村建设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护好海南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着重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循序渐进走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绿色低碳可持续致富之路。

促进农民“口袋”“脑袋”共同富裕。“口袋富”要靠农民就业增收、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让农民平等参与、共享成果。“脑袋富”要大力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法律意识、生产技能、健康知识与绿色环保生活理念,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推动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万物和美共生的生态理念,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坚持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提升海南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现代化水平,实现共同文明、协调发展,打造美丽宜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稳定繁荣的和美乡村“海南样板”。

【作者均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海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2022HNMGCWT05)成果】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喻兴琼 马超]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