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11月10日消息(通讯员李红姗 记者史子杨)近日,12岁的小健(化名)因感冒并伴有呕吐腹泻两天,家长误以为是小感冒和胃肠炎,却未料病情恶化,最终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生命垂危。于是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紧急就医,急诊医师检查后发现病情危重,紧急送往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紧急抢救却未见好转,小健的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伴有恶性心律失常,休克无法纠正,生命岌岌可危。医生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
医师们研究就医材料。(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儿童重症专家张秋月主任立即组织抢救,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镇静,保持气道通畅,快速建立深静脉通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进行升压、抗心律失常、激素、丙球等治疗…… 经过6小时的紧张抢救,小健仍未见好转,生命仍处于危险之中。抢救小组立即联系儿科首席专家许煊教授、心血管内科、超声科等资深专家进行多学科会诊,共同探讨抢救方案。专家组建议立即实施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当晚7点多,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军争分夺秒地进行手术。最终成功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小健的心率按照预设频率跳动,生命体征逐步稳定,终于转危为安。医护人员日夜守护,确保治疗期间小健得到全方位的救治与监护,儿科医护团队克服人员短缺、床位紧张、工作强度大等困难,每天安排一名重症专业人员负责在小健身边动态监测各项指标。经过10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小健恢复窦性心律,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拔除临时起搏器后,生命体征逐步稳定,顺利转出PICU。目前已康复出院。
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成功救治及临时心脏起搏器顺利植入在该院属首例。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从早期识别、保证患儿循环稳定、迅速联合会诊到全力救治,让小健死里逃生。
什么是儿童暴发性心肌炎?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急症,致死率达到50-70%,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一般是以小时、分钟为计算。它起病隐匿而急骤,多由病毒感染后发病,常以简单的胃肠炎和呼吸系统感染为首发表现,很快出现乏力、面色苍白、胸闷、胸痛,进而抽搐、晕厥、昏迷。因儿童多数不能精确表达其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被漏诊。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所以,早期识别、及早干预是跑赢这个“隐形杀手”的关键。
儿童重症专家张秋月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当前正值感染高发季节,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容易被感染性疾病侵袭。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健康防线,除了按时接种疫苗外,还要减少前往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外玩耍后要勤洗手、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即便只是感冒、胃肠炎,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除了常规症状之外,如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发凉、精神萎靡等不典型症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立刻到医院就诊。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