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湾笼罩在晚霞中,景色美如画。记者 康登淋 摄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光如梭,川流不息。奋斗,可赋予时间以特殊意义,定格其难忘瞬间。
回望令人感慨、难以忘怀的2024年,一个个拼搏的身影闪耀在椰城奋进的壮阔征程中。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做好快递服务的调度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项目专员、以真心换真情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扫楼跑企”的营商网格员……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人们在追梦道路上全力以赴,砥砺前行的脚步铿锵有力,为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汇聚海口力量。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展望2025,劳动者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坚定信心、奋勇前行,不断探索、创造,共同书写海口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1月2日,在邮件进岛的第一站——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海口邮区中心邮件处理中心,现场调度员毛自学通过监控了解现场情况。记者 孙士杰 摄
中国邮政集团海口邮区中心调度员毛自学:
保障快递高效进出
1月2日清晨,当记者来到邮件进岛的第一站——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海口邮区中心邮件处理中心时,现场调度员毛自学正拿着PDA设备,扫描从世界各地送达海口的包裹。他按照不同的投递区域进行快速分拣、封发,确保包裹能够及时运往投递网点。
“海南是华侨之乡,有许许多多的华侨华人在外奋斗,一件小小的国际包裹往往承载着他们的乡思乡愁。”忙碌间隙,毛自学告诉记者,他于2013年进入海口邮政系统,主要从事邮件接收、分拣、转运、调度等工作。这些年,他通过参加省市邮政行业技能竞赛,不断精进职业技能,曾获全国邮政行业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
“去年,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见证并参与了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的投入运营,从此海口快递‘出海’不用绕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互换局,运输效率较之前提高了不少。”毛自学曾跟随筹备组一同前往昆明“取经”,并将从当地国际邮件互换局学来的运营经验与同事分享交流,为交换站系统配置及运维工作厘清了流程。“万事开头难,当时我们每天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各种问题,常常忙到深夜。”毛自学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6月,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正式投入运营,为往来海口的国际包裹铺就了直封直达的“高速公路”,海南跨境物流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几个月以来,从全球各地奔向海口的国际快递数量稳步增加,毛自学相信,2025年海口通向世界的直达邮路会越来越多,面向群众的邮件快递服务也将越来越高效便捷。
时间已近中午,当天抵达海口的近千件国际邮件搭上了驶向投递网点的邮车。几个小时后,这些包裹将抵达收件人手中,为漂洋过海的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1月2日,在海口江东新区河口排涝泵闸建设工程项目现场,项目专员卢绍玮(左)向工作人员了解施工进展。记者 孙士杰 摄
江东新区项目专员卢绍玮:
倾心服务项目建设
“项目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目标,要争取早日完工投用,目前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协调解决?”1月2日,在海口江东新区河口排涝泵闸建设工程项目现场,江东新区项目专员卢绍玮细致地向项目相关负责人了解施工进展。
每天往返周转于多个项目现场,帮助其与供水、供电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这是卢绍玮的工作日常。“江东新区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在建项目也越来越多,每个项目都一对一地配备了专员。”卢绍玮负责服务的项目有23个,每个项目的开工时间、重要节点,他都熟记于心;前往每个项目的路线,他也早已不记得走过了多少遍。
“海口江东新区河口排涝泵闸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时,我就开始对接服务。在前期审批时,我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审批速度,采取容缺办理等形式,让项目能够尽早开工建设。”看着眼前已初露全貌的泵站,卢绍玮说,“项目一日没有完工,我就一日不能放松,得保持十足的精力随时为他们服务;只要项目顺利向前推进,我的付出就很值得。”
在卢绍玮看来,项目专员就是项目和职能部门间的“桥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材料审批、电力迁改等问题,通过项目专员的帮助,能够更快速地对接上相关单位,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堵点、难点。“我的手机24小时畅通,即使项目在节假日遇到突发问题,我也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卢绍玮说。
虽然工作内容繁琐辛苦,但卢绍玮深知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他说,“2025年,我们将会继续当好‘店小二’,多措并举做好项目服务,继续加强要素保障,促完工、促投资,为园区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31日,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北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大森(左二)与队员们慰问低保户。记者 石中华 摄
秀英区北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大森:
用心用情答好驻村“考卷”
2024年12月31日下午,秀英区石山镇北铺村,村道干净整洁,处处生机勃勃。北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大森正带着队员们走村入户,了解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倾听村民意见,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队长,你们过来啦,快进来坐坐”……远远瞧见他们的身影,村民王修利熟络地打起了招呼。进屋后,王修利拉着陈大森的手聊起自家的近况——女儿已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儿子即将大学毕业。“有你们的关心,我们的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王修利说。
入户结束后,陈大森在驻村日记里写下当天的走访情况:“听了王叔家里的好消息,我很开心,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家的居住环境还需要改善,后续我们将为王叔协调住房补贴,改善居住条件。”
厚厚的日记本里,记录了陈大森2024年在北铺村驻村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北铺村每一天发生的变化。村里旅游道路铺上沥青,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引进企业盘活闲置古屋,村民赚取租金和务工收入……2024年,在陈大森和队员们用心用情为群众谋发展谋福祉的过程中,北铺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实现了外增颜值内提气质。
当被问及新年愿望和2025年计划时,陈大森笑着说,这已被他记录在了驻村日记中:“2025年,我们将用心用情答好驻村‘考卷’。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村落文化资源,探索‘古村落+农文旅’的发展模式,共绘‘村美、业强、民富’乡村新画卷,让村民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
2024年12月18日,在企业交流座谈会暨金贸街道党建联盟第四季度活动上,龙华区金贸街道楼宇党建指导员、营商网格员韩旭在发言。记者 康登淋 摄
龙华区金贸街道楼宇党建指导员、营商网格员韩旭:
纾困解忧助企发展
“2024年是到目前为止,我最有成就感的一年,也是最忙碌的一年。”韩旭是龙华区金贸街道的一名楼宇党建指导员,也是营商网格员。1月2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他像往常一样,到华润大厦上门对接企业,详细了解他们在运营中的各种诉求。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大批企业到海口投资兴业。金贸街道结合辖区商务楼宇多、入驻企业多的特点,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龙华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配备了8名营商网格员。韩旭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主动靠前摸排企业真实需求,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搭建起“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受到企业的欢迎。
韩旭服务的企业有226家,“扫楼跑企”是他的日常工作,不久前他走访万象城,收集了企业提出的“金贸东路临街两侧环境卫生差”“万象城一侧公交站牌损坏”等问题,并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
展望新的一年,韩旭表示,将继续做好企业的贴心人,多站在企业的角度,倾听企业的声音,了解他们在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在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的同时,也为政府职能部门做好真实的基层反馈,为下一步的政策出台提供基础数据,进而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海口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