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深化“全龄友好” 擦亮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4-04 09:54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在民生方面,海口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龄”一词在治理中意味着更加关注老人和儿童,当前,海口60岁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接近15%,海口适时提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充分体现海口在坚持和加强民生建设的同时重视对老人和儿童的无差别服务,为增强辖区内全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拿出了十足的诚意。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让幸福可感可及

提高服务水平是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感。近年来,海口在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对接各年龄群体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与设施,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安居乐业,是海口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的承诺。当前,海口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提升服务效能,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宜居环境,成为新时代海口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支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激活内生动力。要针对不同重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精准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对接平台、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关注青年、返乡人员及银发群体的需求。帮助一批重点群体人员提升就业技能或成功创业,逐步优化重点群体的就业结构,提高其就业质量,减少就业困难人员数量,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延续“嵌入式服务”理念,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村、社区下沉。一是在教育服务提升方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方面,完善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网络,进一步利用社区书屋、书法公益班等文化服务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龄参与。三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使居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城市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四是在养老服务方面,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助餐点等养老服务设施,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探索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家中就能接受医疗护理;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提供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医养需求;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保障老年人消费权益,使海口成为老年人宜居宜养的幸福之地。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提供安全保障。一是提高城市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提高对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保障城市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安全稳定。二是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提高早期发现、早期预警、早期处置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公共卫生事件。三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四是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五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区域协同联动

绘就民生最大“同心圆”

推动海口经济圈协同联动发展,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是产业协同共进,加强海口与周边市县在产业发展规划上的对接与协调,根据各市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和分工,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交通互联互通,完善海口经济圈内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公路网络布局,加强各市县之间的公路连接,促进人员、物资流动和要素集聚,增强海口经济圈的协同效应。三是公共服务共享共用,进一步促进海口与周边市县共建医疗联合体,推动三甲医院资源下沉,教育领域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县域教育质量提升。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融合,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奠定均衡基础。一是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根据地理空间特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城镇和乡村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保障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平衡,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二是产业发展协同共荣,积极推动城镇产业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城镇产业园区与乡村产业基地共建共享,形成城乡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共荣的发展格局。三是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均衡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

统筹空间布局

生产生活逐“绿”前行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为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筑牢生态之基。一是践行生态优先理念,依据海口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特质,坚持“三生融合”理念,将生态保护嵌入城市发展,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二是优化产业园区空间,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土地节约的要求,提高园区产业集中度,降低园区对环境的影响,打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产业生产空间。三是改善生活空间,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和服务流程,丰富社区服务内容,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生活氛围。四是保护生态空间,加强对海口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开展生态补偿机制创新,让居民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经济收益。

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全龄宜居幸福之城,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民生底色。为居民创造更加优质、便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服务水平的提升,努力将海口建设成全龄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海口正在书写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刘植靖]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