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在身体里也会“迷路”?传统药物递送就像在陌生城市投递包裹——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容易在血液里“兜圈子”,不仅难以精准找到病灶,还可能误伤健康器官;大分子药物则易被细胞膜的“安检门”严防死守。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破解给药难题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器官“创可贴”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5-02 10:55

药物在身体里也会“迷路”?传统药物递送就像在陌生城市投递包裹——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容易在血液里“兜圈子”,不仅难以精准找到病灶,还可能误伤健康器官;大分子药物则易被细胞膜的“安检门”严防死守。

聚焦这一难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出如同“智能创可贴”的电子贴片,实现药物递送“精准导航+超速通关”双重突破。相关成果4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图为科研团队研发的“智能创可贴”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常凌乾介绍,科研团队融合柔性电子与微纳加工技术打造出这款贴片,仅有约一张普通打印纸的厚度,能直接附着在器官表面。贴片凭借“纳米孔-微通道-微电极”三维结构,实现了无线供电,可在低电压下对细胞膜进行安全穿孔,并通过纳米孔道内形成的超高电场强度,将药物分子快速、精准地点对点递送到病灶。“这相当于给药物递送打通了一条‘高速公路’。”

北大医学部教授李默说,研究发现,在急性肝损伤小鼠对照实验中,贴片治疗组实现7天存活率100%,而传统治疗组死亡率为40%。病理学分析还显示,贴片治疗组肝脏损伤部位恢复平滑完整,没有发生炎症和纤维化,优于其他治疗组效果。

“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医学美容、皮肤创伤修复等领域实现转化应用,未来还有望为癌症、创伤等重大疾病治疗带来新方案。”常凌乾说。(记者赵旭、魏梦佳)

[来源:新华社] [作者:赵旭、魏梦佳]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