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海韵间,文明之花常开不败。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海口以文明之笔绘就自贸港幸福底色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5-25 09:23

椰风海韵间,文明之花常开不败。5月23日,海口市再度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是对这座滨海之城持续深耕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褒奖。海口将人文关怀、生态和谐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让文明成为幸福的基石,让幸福成为文明的注脚。漫步海口,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绿意盎然,市民在此健身休闲;新打通的“断头路”车流顺畅,特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一幅“文明共建、成果共享”的生动图景,正成为海口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远眺海口湾云洞图书馆,岸上市集热热闹闹,海湾波光粼粼,夕阳之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画卷。记者 苏弼坤 摄

清晨的海瑞文化公园内,几位老人正在凉亭里诵读《治安疏》,不远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来阵阵掌声——这是公益宣讲志愿者讲述自贸港政策的热闹场景。高位推动,让文明创建融入城市血脉。

身穿传统服饰的市民在2025椰城香见·海口火山荔枝夏日市集上购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记者 苏弼坤 摄

2023年以来,海口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市委常委会等会议重要议程,市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督导,建立了“两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的长效机制。

琼山区道崇村新铺的柏油路上,村干部望着整洁的路面感慨:“过去这条路坑洼不平,现在市里定期派人巡查,我们连绿化带的修剪都格外上心。”正是这种“创在日常、抓在平时”的韧劲,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政府部门的“独角戏”变成了全民参与的“合奏曲”。

海口永万路南海大道至滨海大道段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街区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出行更加顺畅。记者 苏弼坤 摄

民生为本,用“微幸福”托起大文明。午后烈日下,美兰区白龙南路的便民生活圈里,居民王阿姨提着刚买的蔬菜笑道:“走5分钟就能买菜、健身、带孩子玩滑梯,这样的日子踏实!”去年以来,海口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通9条“断头路”、新建12个“口袋公园”,推进19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完成96个老旧小区改造,10条背街小巷实现美丽蝶变。

龙华区金宇街道的闲置空地变身儿童乐园,彩色塑胶地面上孩子们追逐嬉戏;秀英区海秀快速路旁,随着“断头路”相继打通,早晚高峰期的鸣笛声少了,市民脸上的笑意多了。这些“小而美”的变化,恰如春风化雨,让文明触手可及。

海口世纪海角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市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幸福感满满。记者 石中华 摄

文化浸润,以精神丰盈塑造城市品格。华灯初上,世纪海角文化商业街区的霓虹与晚霞交相辉映。手工艺人展示黎锦编织技艺,街头乐队奏响海南民歌,游客举着“老爸茶”奶茶打卡拍照——这条2023年开业的特色街区,已成为海口夜经济的“流量担当”。

近年来,海口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升级改造海瑞文化公园,打造4条“书香街区”,举办“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展、城市艺术周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其中,琼山区北冲溪社区建设“书香社区”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海口琼山区文化馆内,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塘雕刻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科美(右2)指导小朋友制作泥雕。记者 苏弼坤 摄

“文明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5月24日,在海口江东新区,志愿者李婷正带着学生清理海滩垃圾。近年来,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31万人,林诗仍等“文明先锋”的故事在街头巷尾传颂,在润物无声中汇聚形成向上向善、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志愿者在海口假日海滩岸线上收集垃圾,清洁海滩,志愿者的自觉行为,刷新着城市文明的观感。记者 孙士杰 摄

从“面子”到“里子”,从“颜值”到“气质”,海口用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证明:当文明成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便能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浪潮中行稳致远。新征程新使命,海口将持续深化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在守正创新中加快推进“魅力海岛人文之城”建设。

精彩的“夸下海口”夏日草坪音乐会充实了市民游客的休闲时光。海口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底蕴深厚。记者 苏弼坤 摄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周慧] [编辑:唐丽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