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5月25日消息(记者史子杨 符德铭 摄影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爱国精神,海口市琼山区府城街道办联合多家政企单位于5月24日在琼台福地举办端午节“包‘福’粽”活动,活动以“我们的节日·端午——粽香传情·福聚琼台”为主题,通过包粽子、写福字、剪福字、文化展演等丰富形式,吸引中外参与者共同体验端午习俗,以小福聚大福,在浓浓粽香中感受节日的美好氛围。
“文化共融”开幕式在文化展演中启幕,《刁蛮公主》《阳春院》等琼剧选段以优美唱腔打动人心,展现了海南省级非遗的独特风采,尤其受到居民和戏迷的欢迎。《恰恰》《古丽古丽》《春闺梦》等舞蹈串烧和留学生节目也为展演增色不少,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留学生登台献唱他们的本国歌曲,并用中文分享了他们对端午节的期待。
传统习俗体验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部分,高校学生志愿者带领青少年学生剪“福”字、贴“福”字、做香囊,并邀请留学生共同学剪“福”字,让中外文化共融传承端午情。在活动的重头戏包粽环节上,亲子组、国际组参与者分别参加了“粽香传家”亲子协作赛、“五洲粽汇”文化创意赛。折粽叶、装糯米、放馅料、裹扎绳……大家都铆足了劲埋头苦“包”,想尝试包出外观紧凑精美、米馅配比恰当的好粽子。
“海南粽子以独特的食材搭配和传统工艺闻名,内馅常融入咸蛋黄、五花腩,形成咸鲜浓郁的复合风味,咸香中带有淡淡回甘,口感软糯弹牙,是海南人民过端午必吃的节庆美食。”海南振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发福称,此次的“包‘福’粽”活动提供的材料都是本地精选的黑猪肉、糯米、大粽叶,食材准备上保证量足新鲜,馅料调味又具有本土特色,他希望中外参与者在活动中都能过足包粽瘾,吃到真美味。
居民刘怡娜说,“包粽子是文化的传承,区里每年都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动手实践中重温传统习俗,特别有意义。”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王娜则兴奋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包粽子,“学校每逢中国传统节日都会组织特色活动,例如春节包饺子、中秋做月饼,今天的端午活动特别热闹,能和这么多同学一起体验中国文化,我感到既激动又开心!”
府城街道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朱德晓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海南解放75周年,活动特别融入红色文化,邀请老战士分享革命战争年代的特殊端午节记忆,讲述海南岛解放战役的故事,激励青少年赓续琼崖红色血脉,在感悟先辈奋斗历程中筑牢民族精神根基,在场观众深受感动。今年活动还融合征兵宣传、禁毒教育、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等多元内容,也将部分粽子赠送给退役军人家庭,传递出社会温暖。
活动累计吸引辖区青少年学生及家长、大学师生、参战老兵代表、海南省琼剧团演员及文艺表演学生、游客等超500人参与。
活动由府城街道办事处、琼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琼台师范学院、琼台书院博物馆(基地)、琼山文庄一小联合主办,琼台福地琼剧团、海南振乡食品有限公司协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