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25年海口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今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19日至25日,主题为“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逛展览、看演出、赏“非遗”、听讲座、会名家、做手工……海口各级文化馆通过举办一系列融入生活、具有审美品位的文艺活动,以鲜活姿态重构着城市的文化肌理,打造复合型文化服务空间和市民身边的文化“会客厅”。文化的浸润无处不在,市民在文明城市中尽享诗意生活。
建设终身美育学校
文化馆里,艺术讲座、书画展览引人入胜;公园内,在动感音乐中人们翩翩起舞……连日来,海口各级文化馆各类文化活动不断,以多元的文化补给,吸引市民游客前来“充电”。
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台下观众座无虚席。5月23日下午,“欢乐海口·舞动椰城”2025海口市群众舞蹈展演活动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来自全市各单位、团队的16支队伍逐一登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这里经常有演出,内容很丰富,我时常来。”家住美兰区海甸岛的方秋怡告诉记者,每逢周末,群艺馆里的各类活动更是接连不断,待上一天感觉很充实。
在美兰区文化馆,小朋友在上朗读课。记者 杨鹤 摄
在琼山区文化馆,每月常态化开展的专题讲座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内容涉及养生、艺术、演讲等。“通过各类讲座,我学习了不少知识。”市民周梅是一名舞蹈爱好者,通过文化馆组织的公益舞蹈课程,她被选中参与文艺演出,拥有了难忘的舞台表演经历。琼山区文化馆活动部主任王苾蕾介绍,去年该馆常态化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覆盖人数超过14万人次。
一场场互动体验活动也是各级文化馆中的一道风景。5月24日上午,“指尖生花·亲子共绽”2025秀英区文化馆衍纸画亲子体验活动,在该馆二楼书画展厅举行。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家长与孩子精心制作了一把把精致且散发着浓郁国风韵味的衍纸画团扇。“这些团扇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巧思与手工技艺,更承载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市民李女士说。
5月24日,“指尖生花·亲子共绽”2025秀英区文化馆衍纸画亲子体验活动中,亲子家庭在学习制作衍纸画团扇。记者 石中华 通讯员 段颀伟 摄
5月24日,“指尖生花·亲子共绽”2025秀英区文化馆衍纸画亲子体验活动中,亲子家庭制作的衍纸画团扇。记者 石中华 通讯员 段颀伟 摄
“我们力争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为海口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陈帅介绍,市群众艺术馆及各区文化馆将持续推出艺术讲座、书法美术摄影展、全民艺术普及免费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助力打造“全民终身美育学校”。
构筑开放文化空间
常态化开展的各类公益课程,已成为文化馆的标签之一。近年来,海口各级文化馆不断探索实践,为群众打造良好的室内学习环境,同时探索将课堂“搬”到室外,打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壁垒。
“行走的文化馆艺堂好课”龙华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走进海口人民公园,市民的优美舞姿与葱郁的林木,构成了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白沙门公园里,在专业健身操老师的带领下,美兰区文化馆的学员们在摇曳的椰影下开启户外健身……一堂堂公益课以大自然为教室,艺术与生活撞了个满怀。
5月19日,海口人民公园内,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参加龙华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的学员们在绿意中舒展筋骨。活力四射的舞步,吸引了在公园散步的人们,现场变成了全民健身大舞台。“平时不够自信,不敢跳舞,今天有专业老师指导动作,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64岁的王桂莲第一次发现,自己晨练多年的公园竟藏着这样的惊喜。
龙华区文化馆图书阅览室里,小朋友在认真读书。记者 康登淋 摄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打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壁垒,让群众在行走中享受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在运动中‘丈量’城市美好。”龙华区文化馆馆长吴文婕说。
美兰区文化馆内,油画技能培训班课程按时开展,这是属于美术爱好者的专属文化空间。课上,省青年美协主席云维英为学员讲解油画构图、色彩搭配与笔触表现等技法。“没想到短短3天,我也能‘出图’了。”结业作品品鉴会上学员赵女士说,通过系统学习,现在自己不仅能独立完成一幅油画,还提升了观察力与艺术表现力,收获非常大。
在秀英区文化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培训课程正在点亮群众文化生活。该馆馆长高宏伟介绍,馆内声乐教室、舞蹈排练厅、多功能教室、书画展厅等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提供了广阔的文艺学习与交流空间。
打造非遗传承阵地
文化馆是不可多得的非遗传承阵地之一。近年来,海口各级文化馆以挖掘和培养文化人才为己任,致力非遗传承,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非遗技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生力量。
近日,在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龙华区文化馆组织开展的非遗椰雕体验课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在海南椰雕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柯秋枫的指导下,大家制作莲花香薰,深入了解和感受海南非遗的独特魅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门艺术,把椰雕的技术、故事一直传承下去。”柯秋枫说。
今年“五一”假期,美兰区文化馆组织开展了“乐游‘五一’邂逅公仔戏”系列活动,让公仔戏走进海大南门夜市、水巷口、曲口村等地,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场精彩的非遗盛宴。“今年以来,我们举办多场非遗活动,包括‘年味美兰非遗潮趣’蛇年新春艺术周活动、‘非遗贺新春,巳巳如意’迎新春送春联文化惠民活动、‘非遗贺新春’展览活动等,在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的同时,助力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更好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和发展。”美兰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说。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塘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王科美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海口各级文化馆。5月24日,在琼山区文化馆,王科美带领家长和孩子们完成了一场泥雕亲子互动,在制作一件件泥雕作品的过程中,让大家感受雕刻艺术的魅力。
5月24日,在琼山区文化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塘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王科美(右)带着孩子学习泥雕。 记者 苏弼坤 摄
海南龙塘雕刻艺术发源于琼山区龙塘镇,包括泥塑、石雕和木雕。其中,龙塘泥塑早在900年前就已出现。琼山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馆持续组织开展龙塘雕刻培训班,并邀请王科美授课。“这项课程如今是我们馆最火爆的公益培训课程之一。”该负责人说。
闪耀文化之光,点亮终身美育。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口各级文化馆将继续以“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与内容,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享受,让每个人都能在文化馆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让终身美育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手记
让更多人享受文化滋养的美好时光
清晨,文化馆舞蹈教室响起音乐,街坊阿姨翩翩起舞;培训室里,各类主题公益课程火热开展,学员们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展厅内展出的摄影、书法、美术等作品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如今在海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空出时间走进文化馆,学知识、学技能,陶冶身心、结交朋友,城市因文化的滋润焕发出别样光彩。
做大做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使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使生活更具审美品位,让各级文化馆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海口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通过成果展演、惠民服务等形式,展现全民艺术普及成果,推动文化服务深入基层。在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享受文化艺术滋养的美好时光。
当前,海口正聚焦传承性弘扬,打造魅力海岛人文之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探索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建立联动机制。下一步,全市各级文化馆将全力探索群众文化发展新方向,创造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新服务、新项目、新业态,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真正将文化馆打造成群众文化生活的家园。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