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打官司”不会写诉状怎么办?被起诉了不知道如何答辩怎么办?没请律师,参与诉讼担心遗漏关键信息怎么办?自去年起,人民法院试行推广应用首批11类表格化、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精准回应当事人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勾选、填空等方式准确、全面反映诉求,更加便利诉讼,更好保障当事人诉权。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印发通知,自2025年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应用67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其中,新增56类,修订第一批11类试行文本,囊括刑事(自诉)、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海事、行政、环境资源、国家赔偿、执行等9个领域。各级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坚持从便利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实质性化解纠纷为出发点,推广应用示范文本,在做深做细上下功夫,坚持示范文本应用与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先行调解一体落实,持续做优辅导服务,做细应用指引,做深智能辅助,做实提质增效,示范文本应用成效持续显现。
为进一步加强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件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覆盖买卖合同、物业服务合同、离婚、保证保险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民间借贷等常见多发纠纷,充分展现示范文本在助力综治中心化解纠纷、便利群众参与诉讼、促推立案、审判质效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