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记者走进位于龙华区龙桥镇保明村的海南方糖艺术中心公益展厅,这里潮流艺术家张超级的“永不分梨”系列雕塑、阿根廷艺术家芥末的“热带记忆”装置等两百余件艺术品错落陈列。这个于今年4月开放的展厅,是海南文交投资有限公司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也预示着自贸港建设中艺术产业发展的新可能。
公益展厅里的温度与本真
“艺术需要可亲近的温度,而非高高在上的距离。我们这里有不少青铜材质的艺术品,既保留艺术质感,又经得起观众的好奇触碰。”海南文交投资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海南方糖艺术中心负责人唐豆介绍,“希望我们的艺术中心可以成为‘城市客厅’,让市民游客在不经意间就能得到美学浸润,这也是我们在乡村设立公益艺术展厅的初衷。”
展厅一角,两尊唐代女子雕塑的对比耐人寻味:商业IP设计的人像造型精致却略显程式化,而艺术家创作的丰腴女像则透出鲜活的生命力。“AI能模仿笔触,却复制不了灵魂。”唐豆说,正是对艺术本真的坚守,让方糖艺术中心积累了深厚底蕴:合作国内外艺术家及机构近千个,馆藏艺术品4000余件,运营近4万件原创藏品……构建起涵盖会展、IP运营、拍卖租赁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数字赋能打造艺术产业新范式
“海南在数字藏品领域的核心优势恰恰在于‘政策创新敢先行、场景融合强应用’。”唐豆展示了一幅采用特殊印刷技术的版画并介绍,这幅画里植入了NFC芯片,扫码可验证艺术家签名、限量编号及存储地址等信息。用特种纸张和油墨确保实体稀缺性,区块链技术则保障数字版权的唯一性,这是海南文交与一家科技企业联合开发的“数字艺术品+实体艺术品”相结合的系列产品之一,实现了艺术品数字化和物权的结合,规避了虚拟资产的超发风险。
唐豆表示,未来,海南方糖艺术中心计划从“展(每年1个大型国际化展览)——销(海外艺术品独立站)——投(扶持青年艺术家)”布局国际市场,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开拓数字藏品事业。目前正策划在海口举办国际当代艺术展暨艺术博览会项目,计划吸引参展国家超50个,国际展商比例达60%,还将联动100个乡村集体开发艺术衍生品,助力村集体增收。
谈及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唐豆充满期待:“这是重构全球艺术品贸易格局的良好契机,封关运作后,通关时效对标国际标准,税负成本显著降低,金融开放激活跨境交易,艺术之花将在海南自贸港绚丽绽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