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海口,碧水蓝天,微风拂面,一场场与亲水相关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一场亲子活动在这里举行,小朋友不顾烈日炎炎,在生态塘里采摘莲蓬;荣山寮村摩托艇体验上演着水上“速度与激情”,引来观众无数;傍晚时分,游客在东坡老码头登上游船夜游海口湾,看璀璨灯光点亮海岸线……近年来,海口以“六水共治”为重要抓手,保护城市水脉,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绿色亲水空间,也为亲水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空间载体。
如今,海口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正悄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亲水经济”新业态,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
生态治理焕新颜 水清岸绿引客来
7月12日上午,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塘,荷叶田田,十多个亲子家庭穿上水裤,正弯腰清除大薸,采摘带露的莲蓬。孩子们在这里欢声笑语,尽情感受自然的野趣。带着孩子参加亲子活动的薛倩感慨地说:“这里是最好的户外课堂,孩子在清理入侵植物、赏荷花中学会了自然知识。”
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塘里,亲子游客在采摘莲蓬。记者 康登淋 摄
曾经,五源河只是一条被水泥禁锢的“三面光”硬渠,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如今已蜕变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自然教育的鲜活课堂与市民休闲的乐园。生态红利的释放,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在五源河入海口的西岸街区,咖啡馆、手工店、酒吧纷纷前来落户。这里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的新选择。
7月25日下午,五源河西岸街区的度叁咖啡餐酒馆热闹非凡。游客一边品着香浓咖啡,一边欣赏着湿地美景,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优美的景观,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消费。”度叁咖啡餐酒馆相关负责人说。
曾经的“臭水沟”鸭尾溪也实现了华丽转身。海甸五中路旁的“植得小院”将旧民居改造成热带植物园,椰子树、三角梅、黄金藤、吊兰、水梅环绕庭院,小叶榕上搭建的树屋茶座将鸭尾溪尽收眼底。店主梦伊伊笑着说:“这条曾让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如今成了我成就事业的福地。”
美舍河边的雅乐里商业街同样热闹非凡。市民王燕一家饭后沿河散步,河风轻拂,商业灯火与粼粼波光相映成趣。“美舍河经过治理后,两岸兴起了很多商业体,散步完还可以逛逛街,生活更加丰富有趣。”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海口已建成39条省级幸福河湖,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100%。越来越多的水体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绿色亲水空间,大家在这里休闲娱乐,畅享清凉夏日。
深挖海岸线潜力 水上运动“添动力”
不仅是河湖,椰城海岸线也正涌动起经济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海口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展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俱佳的文体活动,满足市民游客多元旅游需求。
夏日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帆船帆板爱好者在海口西海岸海域扬帆逐浪。记者 康登淋 摄
位于西秀海滩的国家帆船帆板基地内,白帆猎猎、帆影翻飞,与碧波交织成美丽的画卷。7月23日,海口玩海人帆船帆板俱乐部经理戴军介绍,随着帆船帆板运动被越来越多人知晓,近年来暑期预约量持续攀升,目前每天固定学员达130人。
海口西秀海滩何以吸引全国乃至国外的小学员?戴军总结为“五好一无”:风好、水好、沙好、气候好、温度好,且无礁石。“这是大自然赋予海口的天然优势。我们经常接待来自广东、四川、重庆、上海等地的学员团队,前两天还有两位来自瑞士的小朋友在这里学帆船帆板驾驶。”戴军说。
日落时分,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同样热闹不已,夕阳下海面波光粼粼,帆船点点,众多游客正体验海上运动,尽情在水上驰骋。“荣山寮的落日很美,游客偏爱黄昏时扬帆出海。”荣山寮村党支部书记符德关介绍,自2022年村里引入水上运动项目,游客数量显著提升,带动了餐饮和民宿业消费增长,推动小渔村转型升级。
位于海口龙华区的FUNBAY自在湾街区,商家星罗棋布,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休闲消费。记者 康登淋 摄
与此同时,FUNBAY自在湾街区也正涌动起“亲水经济”的热浪。2025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将于8月2日在FUNBAY自在湾街区启幕。7月25日下午,记者看到,自在湾前海面上,工人正在搭建水上运动设施。自在湾水上运动中心负责人杨晓明介绍,该中心将在欢乐节期间同步开业,届时市民游客可体验摩托艇、皮划艇、帆船等项目。
“自在湾水上运动中心是我们公司落户在海南的首店。”杨晓明说,自在湾拥有城市稀缺的阳光海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其商业氛围、夜间经济和年轻客群也与公司品牌定位高度契合,是发展水上运动的理想场所。“场景时尚、活力十足,未来可期。”这位来自上海的负责人笑言。
“亲水经济”活力足 多元业态促发展
夜幕降临,位于秀英区滨海大道西秀海滩的观海音乐餐吧一位难求,外摆餐椅坐满了顾客。“晚餐时间,靠近海岸边的座位最先被预订出去。”观海音乐餐吧负责人吴清阳告诉记者,西海岸贯通工程实施后,这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他们餐厅生意也越来越火。
近年来,海口不断完善海岸带滨海公共活动空间基础设施,打造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驿站等一批优质亲海亲水空间,夜食、夜享、夜游等多元夜间业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打卡”。
“9个包厢今天早早就被订满,外场也只剩三成空位。”7月24日17时,在海口FUNBAY自在湾街区,“晚到落日海景餐吧”主理人王孔边翻预订表边介绍,平时餐吧基本坐满,周末不到18时就得排队。
“在我们餐厅,客人能欣赏到美丽的夕阳和晚霞,氛围感十足,这也是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就餐的重要原因。”王孔笑着说。
“自在湾地处海口黄金岸线,在此可远眺云洞图书馆、世纪大桥、天空之山驿站等海口标志性建筑。”海口自在湾文娱商业街董事长孙高峰介绍,作为滨海文娱街区,这里融合时尚运动、光影科技、生态休闲等多元业态,打造24小时全时态都市文旅消费新场景。目前,该街区招商已全部完成,共引入32家商户,其中10家为海口首店。
如今,海口以水资源为核心,通过开发水上活动、滨水空间及相关产业链,催生了避暑、运动、社交等新型消费经济形态,为城市河道和海湾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
在海口荣山寮村海域,游客摩托艇海上冲浪。 记者 石中华 摄
“海口的‘亲水经济’发展正当时,通过整合生态、文化、体育、旅游、商业等多样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消费新业态。”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谢祥项建议,海口应进一步扩大亲水资源及空间供给,提升文体旅商基础设施配套,加强品牌建设,可细分“亲子、家庭、年轻、银发社群”等消费场景,提升智慧化服务,打造更具辨识度的亲水经济IP,为打造海口时尚消费活力之城注入更多新动能。
记者手记
以水为“媒” 绘就海口“亲水经济”新画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海口立足自身水资源禀赋,做足“水文章”,让“亲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在满足人们亲水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开辟出“新蓝海”。
夯实“亲水经济”基础,当以生态治理为先。只有守护好水生态,才能为“亲水经济”筑牢根基。五源河、鸭尾溪的蝶变,不仅为周边商户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更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暑假里,小朋友们来到海口荣山寮村海边纳凉避暑。记者 石中华 摄
拓展“亲水经济”空间,需在业态融合上做文章。从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亲子活动到西秀海滩的帆船帆板运动,从荣山寮村的海上运动体验到FUNBAY自在湾街区的多元业态,海口充分挖掘河湖海资源的潜力,推动生态、文化、体育、旅游、商业深度融合,打造全时态、全方位的消费场景。
未来,海口还应继续探索,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亲水空间布局,打造更便捷、舒适的亲水体验,提升“亲水经济”品质。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提高海口“亲水经济”知名度与美誉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推动“亲水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市民游客尽享“水”之乐、“水”之美。
当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城碧水便可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随着配套升级和品牌塑造,海口的“水文章”必将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