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7月29日消息(记者王誉霖 颜绵程 特约记者王聘钊 通讯员林海明)清晨的南渡江畔波光粼粼,鼓点激荡,水花飞溅。7月28日,记者看到,在海口市美兰区新埠街道土尾村的江面上,一支龙舟队正劈波斩浪,整齐的号子声划破了早晨的宁静。这里是土尾龙舟队的训练场,这支成立于1997年的老牌劲旅,在沉寂多年后,正以全新的姿态,蓄力冲刺。
正在南渡江上训练的土尾村龙舟队。颜绵程 摄
“队伍是1997年村民自发组建的,大家还自筹资金造了村里的第一艘龙舟。”土尾村龙舟队队长郑传利站在江边,目光追随着水中的龙舟,语气中充满自豪。他如数家珍地回顾着队伍的辉煌战绩:1998年海南“燕泰新埠杯”亚军、1999年第三届万泉河龙舟赛冠军、2000年第四届万泉河龙舟赛亚军、2001年第五届万泉河龙舟赛季军、2002年海口“金水门”杯冠军、2005年与2006年盈滨岛龙水节“和信杯”分获冠军和季军、2008年海南“金鑫、承翰杯”国际邀请赛季军……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记录着这支村民队伍曾经的赫赫威名。然而,自2009年后,队伍便未再参加正式比赛。
土尾村龙舟队过往所获奖杯。颜绵程 摄
纵使暂别赛场,龙舟在土尾村民心中的分量从未减轻。“村里的老老小小都爱龙舟。”既是队员也是村民的陈孝峰感慨道。这份热爱,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支持:训练场地、物资供应、部分参赛费用……村民们总是齐心协力,成为龙舟队最坚实的后盾。龙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运动,成为凝聚民心、激发集体荣誉感的精神纽带。
正在劈波斩浪的土尾村龙舟队。颜绵程 摄
“没再参赛的那些年,我们也依旧保持着游龙舟的传统。”郑传利强调,龙舟于土尾村,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承载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更寄托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古老祈愿。每年端午,沿江游龙舟祈福是土尾村必不可少的仪式。抬龙头、装龙尾、摇龙旗,庄重的仪式感后,便是亲水的欢乐时光——“这时候,想体验划龙舟的男女老少也都能上船体验学习”。这是龙舟精神在岁月中的绵延,更是土尾村民用生活写就的鲜活文化注脚。
对赛龙舟依旧热情满满的土尾村龙舟队。颜绵程 摄
转机出现在去年。“去年海口举办龙舟赛,让我们重燃了龙舟竞渡的激情!”郑传利兴奋地说。如今,重组后的土尾龙舟队拥有27名队员,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有朝气蓬勃的新面孔。“今年我的两个孩子,郑壮和郑柳也加入了龙舟队,以后就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啦!”老队员郑芳孝说到这,笑容格外灿烂:从小对划龙舟耳濡目染的儿子终于能与父亲同舟竞渡,这份传承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人。
“参加完今年的‘海口杯’端午龙舟邀请赛后,我们就一直保持训练。”郑传利坦言,此次参赛让他们看到了技术更新的必要性。为了提升实力,更好地培养年轻队伍,队伍未雨绸缪,早早从广东请来了三位经验丰富的龙舟教练,指导队员们学习最新桨法,并通过系统训练增强耐力和爆发力,为未来赛事做足准备。
龙舟竞渡,正从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蝶变为海口闪亮的文旅新名片。借势“海口杯”端午国际龙舟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今年美兰区在东坡老码头同步推出2025年“美兰好品”强品牌增收入系列活动。通过设立品牌展区、打造“看龙舟·游美兰”主题线路等,将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与文旅体盛事结合,推动区域“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航拍南渡江畔。颜绵程 摄
为持续推动文旅融合,丰富群众体育生活,2025美兰渔村龙舟赛将传统龙舟赛的“一年一度”升级为真正的群众赛事,以“周赛+月赛+季赛”连贯的赛事为核心,融合美兰区美食、美景、文化、文创、非遗等元素,推出龙舟赛夺冠竞猜、特色村宴、品牌市集等丰富活动,打造沉浸式的渔村文化与城市活力体验,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美兰”魅力。
江水奔流,鼓声不息。土尾村龙舟队的桨,划开的不仅是南渡江的波浪,更划开了传统渔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从过往荣光中走来,在全民参与的热潮中奋进,这支老牌劲旅与升级后的美兰渔村龙舟赛一道,正奋力驶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