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琼崖抗战是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琼崖革命斗争的策源地,海口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保存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这些丰厚的红色资源,承载着深沉的历史记忆,是当代人可触可及的生动“教科书”。为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去年9月,海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工作,通过系统性红色资源普查,整理散落在城市街巷、乡村阡陌中的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故事,并编成谱录“入册”,激励当代人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奋勇向前,笃行不怠。
在白沙门渡海作战纪念广场上,一座3米高的渡海英雄纪念雕像描绘了3名解放军战士携手并肩,在膝盖深的海水中踏浪前行,朝着琼崖方向前进的历史场景。记者 杨 鹤 摄
实地走访 建立“红色档案”
战斗遗址、会议旧址、纪念碑、烈士陵园……这些坐落在海口市区或乡村的红色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侵蚀等原因致使许多红色资源流失,部分革命遗址遗迹面临着保护挑战。
近年来,海口通过着力构建保障体系,划拨专项资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依托各类红色资源,不断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加快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市民在位于琼山区红旗镇的王白伦暨红旗地区革命烈士纪念园缅怀先烈。记者 苏弼坤 摄
为守好用活中共琼崖一大旧址、冯白驹故居等红色资源,持续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去年9月海口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新一轮红色资源普查工作。
市红色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林书忠介绍,市委党史研究室组建由各级党政干部、高校师生组成的调查小组,历时数月深入走访了260多处点位,对各点位的历史、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采集村民口述、遗址本体、村史村志等信息,我们掌握了大量资料。”林书忠说。
“我们组织师生团队,配合党史部门深度参与走访调查工作,并同步开展资料整理工作。”调查小组成员、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熊展钊告诉记者,参与红色资源普查工作是该学院课外实践的内容之一,老师和学生们都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
普查过程中,海口各区积极发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配合党史部门开展工作。如在美兰区常态化开展的志愿讲解服务活动中,许多退役军人志愿者会定时到各红色资源点位,为游客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希望能为各相关部门制定红色资源的保护规划措施提供更好的支持。”美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自本轮红色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收到了很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线索和资料。“这对我们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持续弘扬琼崖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科二级主任科员周琪雄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