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海口琼山:探索“六个一”工作机制,激活乡村人才振兴新动能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01 17:44

海口网8月1日消息(记者方真好 特约记者许晶亮)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近年来,海口市琼山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抢抓人才“第一资源”,突出党建引领聚才兴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站阵地作用,创新推出乡村人才振兴“六个一”工作机制,每年度至少引进一个人才合作团队、开展一期乡村振兴培训、组织一次人才交流活动、打造一处人才特色点位、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人才、推荐一名乡村头雁人才,全方位挖掘、多渠道培育乡村人才,精准破解乡村人才引育留用难题,构建“党建引领、人才驱动”的生动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新动能。

产才融合,链上育才强产业

党委搭台聚英才。坚持党管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创新成立云龙花卉苗木、三门坡荔枝、大坡胡椒等3个产业链党委,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0家,以“党建链”牵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互联互通,纵向整合全产业链上的人才、市场信息、销售渠道、技术支撑、服务保障等各方优势资源,推动链上资源高效配置、链上人才密切交流、链上企业互利共赢。发挥产业链党委和产业党建联盟的组织优势,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整合高校院所、科技小院、龙头企业等资源,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人才培育与作用发挥平台。

示范引领破瓶颈。充分发挥党员人才在产业链关键节点上的先锋引领作用,大力实施党员“双培工程”,把产业链上的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产业骨干,累计从产业链上发展党员6人。吸纳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的党员力量,围绕种植技术攻关、品质检测提升、市场开拓营销等核心环节,设立党员技术服务先锋岗55个、划分党员责任区49个、设立党员产销突击队12支,通过深入田间指导生产、组织产销对接会促成大额签约、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应用无人机等新技术等,将组织活力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让人才真正成为驱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红色芯片”。

精准引才,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聚焦需求引团队。积极实施“百名人才进农村”计划,深入摸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关键领域人才需求,形成“靶向清单”。通过路演推介、项目合作、周末专家、短期聘用等多元引才渠道,聚焦“靶向清单”精准引进11个超百名专业人才团队。如,在“云美云定”美丽乡村群落引进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和浙江蜂荟乡村经营专业团队,通过导入浙江“千万工程”乡村经营理念与模式,打造具有琼山特色的十里花卉长廊景观带,推动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今年上半年,云龙镇芳香漫道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15.5万元。同比增长58.2%。

政策护航激活力。对引进团队提供降低场地租金、减免部分费用、配套支持等“暖心礼包”,让人才团队心无旁骛扎根乡村、服务产业,如云龙镇为人才团队提供共200平米免费场地,有效解决技术推广、品牌打造等核心问题;甲子镇大塘村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在政府支持下,从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到市场对接全程护航,让更多农户参与进来,实现“稻虾共作”模式加速推广。目前,琼山区甲子镇、大坡镇、红旗镇的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超过540亩,预计年底将拓展至1600亩。

多维培育,锻造乡村振兴骨干

按需施训强本领。大力实施“乡土能人”培育计划,破解农村实用人才短缺难题。围绕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线上依托远程教育平台,线下邀请高校专家、产业精英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荔枝高接换种、电商直播营销等“实战型”培训,先后发掘培养552名服务农村的乡村振兴人才。2025年上半年举办21场培训,覆盖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才等各类人才。其中在甲子镇举办的一次无人机培训中,通过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练,52名参训学员掌握了无人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运用于村里农业生产,带动村民学习新技术,提高村民生产效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搭建平台促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组织主题座谈、创业项目路演、赴先进地区考察等交流活动4场次,促进人才互学互鉴、资源共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如,旧州镇组织人才赴大坡镇考察交流后,学习下山村稻虾养殖模式和四季椰林文昌鸡产业园发展模式,在池连村延伸莲子产业链,启动莲子加工厂房建设,推进莲子就地加工,生产鲜食莲子及各类莲子制品,逐步形成莲子种植产业与二三产业交融,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厚植沃土,构筑乡村人才高地

特色点位强磁场。立足党建强、区位优、潜力大的企业、农业合作社、科技小院等,精心打造荔枝、胡椒、青金桔等11个集创新、孵化、服务于一体的乡村人才特色点位,发挥人才赋能乡村振兴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区域的人才发展和经济建设。如,大坡镇农产品集散中心党支部以“组织链”串联11家上下游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等单位资源形成产业联盟,挂牌成立的胡椒、椰子鸡、青金桔等9家国家级或省级科技小院,采用“政府+企业+科研”模式,联合高校院所开展科研、共享资源,实现产学研融合,为产业创新蓄力。

头雁领航聚群力。深入发掘并重点培养龙头企业管理人才、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等“头雁”人才,建立导师“传帮带”机制,推动“头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创新治理。同时加大对“头雁”人才的宣传推广,将其作为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提炼经验模式,带动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如,三门坡镇王录理带头创办的海口金绿果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荔枝季雇用周边农民500余人,仅工资一项即增收约200万元,让三门坡荔枝成为农户增收致富“金果子”,三门坡荔枝今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下一步,琼山区将持续推进“六个一”工作机制,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吸引汇聚更多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共同绘就琼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海口网] [作者:方真好 许晶亮] [编辑:陈德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