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资金保障下,今年5月,新建成的海口南港客运站正式通航启用。记者 孙士杰 摄
盛夏时节,海口新海港客运枢纽大楼二层安检区乘客有序排队,横沟村城市更新项目(二期)工地加速建设……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场景背后,离不开财政资金的“精准滴灌”。
今年上半年,海口市财政局准确把握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通过科学统筹收支、靶向发力保障,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1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4.6%,超额完成“双过半”;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82亿元,全力保障民生支出,服务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拓财源 财政底盘更坚实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保障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市财政局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挖潜增收压力加大的挑战,锚定财政收入“增量提质”目标,打出加强财源建设“组合拳”,让财政“钱袋子”更厚实。
走进重点产业园区,企业生产线忙碌运转;深入重点项目工地,建设者们挥汗奋战;探访税收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高效办理业务……今年以来,市财政、税务等部门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跟进项目进度、优化办税服务等举措,多渠道统筹财政资源扶持重点产业,着力培植优质税源,为财政收入增量提质筑牢根基。
今年上半年,海口共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11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15.69亿元,同比增长2.3%,收入质量持续保持较好水平。
围绕国家鼓励和扶持的关键领域,全力推进向上争取资金工作。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统筹引导各区各部门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今年上半年,海口已争取上级资金71项,获得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23.19亿元,有效补充了财力。
精打细算管好“钱袋子”,同样是财政增收的重要一环。今年来,市财政部门坚持“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原则,健全完善“过紧日子”长效机制,进一步集中财力服务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在合理保障部门履职支出的基础上,持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今年市本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预算压减4.7%,让“过紧日子”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金效益。
财力下沉惠民生 发展动能更强劲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上半年,市财政局聚焦自贸港建设和民生需求,让财政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今年5月,新建成的海口南港客运站正式通航启用,为旅客出行体验升级按下“加速键”。从上空俯瞰客运站,一条客运连廊外接滨海大道,内连登船栈桥,如一条灵动的纽带,将城市交通与海上运输紧密相连。
据了解,客运连廊是海口南港“二线口岸”普铁旅客查验设施建设工程中的一部分。该项目作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流集散效率,还能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通畅的通关体验。
“上半年,我们累计统筹安排45.11亿元支持10个封关运作硬件项目建设,为全岛顺利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会同市发改委积极组织各区、园区及各部门完成今年两批专项债券项目发行工作,重点保障全市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更新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民生领域投入展现城市“温度”。市财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在教育事业领域投入资金6.96亿元,重点推进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梧桐学校、海口市第一中学金沙湾学校续建、椰青园安置区配建学校等项目建设,进一步缓解学位紧张问题,让市民在教育民生的改善中,真切感受到财政投入带来的获得感。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聚焦自贸港封关运作和高质量发展需求,在巩固“双过半”成果基础上,积极发挥财政职能,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持续强化收支管理,做好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强化财政管理监督,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支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