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口发布《关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打造全域美丽海湾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海口将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国家级全域美丽海湾,让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关注海口打造“六个之城” | 海口加力推进国家级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绘就“人海和谐”美好画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08 09:52

image.png

e08cc99dd01c39cac7301b41d33793ac_9ac1f2b36bd9ce29d7b0960226a5d836.jpg

俯瞰海口湾、万绿园一带,碧海蓝天、绿意盎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记者 杨鹤 摄

红树林在东寨港湾的潮起潮落间茁壮成长,生物“活化石”中华鲎重现北港岛滩涂;新海湾畔,市民游客放慢脚步,踏浪听海吹风,享受悠闲时光;海口湾“最美日落”吸引着纷至沓来的“晚霞记录者”……近年来,海口持续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海湾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成为全省首个省级全域美丽海湾城市。

日前,海口发布《关于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打造全域美丽海湾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0年,海口将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国家级全域美丽海湾,让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一湾一策 全力推进生态修复

海口海域面积785.06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60.17千米,拥有东寨港湾、海口湾、新海湾3个海湾。

近年来,海口通过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退塘还林、生态修复等项目,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岸水质清浅、滩涂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含“绿”量不断提高。

8月6日,俯瞰海口湾畔西海岸带状公园,碧海银滩、椰树长廊,共同构成了一道高颜值的椰城风景线。“过去,西海岸岸滩遭受侵蚀破坏,并存在干滩宽度太窄、防护能力不足等问题。”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海口实施了西海岸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通过补砂、构筑生态潜礁、拆除占滩废弃平台等举措,修复受损海岸线,打造绿色长廊。目前已完成修复海岸线4.6千米,形成干滩总面积24.3万平方米,完成滩肩补砂152.51万立方米,构筑生态潜礁5147平方米,为美丽海湾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在东寨港湾,海口通过退渔还湿、河道疏浚、连通水系和种植植被等方式开展湿地生态修复,打造了人海和谐的生态保育型美丽海湾名片。7月29日,“小小巡护员”志愿体验项目在北港岛开展,“保护区红线内请勿赶海,让我们保护海草和中华鲎……”随着一声声稚嫩的劝导宣传语从大喇叭中传出,孩子们身穿红马甲守护海滩的身影,成了海岸线上的最美风景。

经过治理,东寨港湾、海口湾、新海湾3个海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同时,海口的海域塑料垃圾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海岸带垃圾清除率达100%。

碧海生金 构筑美好亲海生活

美丽海湾之美,美在生态,也美在宜游宜居。8月2日晚,2025年(第二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在海口FUNBAY自在湾正式拉开帷幕。“没想到夏天海口的夜晚这么凉爽宜人,沿着岸边散步、吹风、看晚霞,很是惬意。”成都游客余成玟说。

8月7日下午,位于新海湾湾区内的荣山寮村,新兴业态与传统渔村融合发展,展现出渔业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共生图景。“我特地带了海洋绘本,和孩子一起躺着吹海风、听潮声、看书。”市民张俪在沙滩上享受着悠闲的亲子时光。

今日的海口,城因湾而美,产因港而兴,人因海而富。《实施意见》还围绕深化陆海污染系统治理、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6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举措,不断提升海湾保护“含金量”、涉海产业“含绿量”和“含新量”。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口将持续发力,为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积累经验,进一步实现“水清”有突破、“滩净”有保障、“鱼鸥”有家园、“人海”更和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黎越]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