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帮帮帮 有事您说话
在海口市委宣传部的牵头下,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自贸港·星力量”之“记者帮帮帮”服务群众一线党建品牌正式上线。海口融媒矩阵将聚焦市民急难愁盼,帮服务、帮沟通、帮跑腿、帮监督,把党建品牌建立在服务群众一线,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建设、打造“六个之城”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周,位于海口市美兰区蓝天路的海南高速小区业主龙女士向《记者帮帮帮》栏目反映,其家中天花板出现混凝土块掉落,存在安全隐患。相关问题已向住建部门、建设单位及物业反映近一个月,仍未获解决。
海南高速小区。颜绵程 摄
头顶“悬石”:
老妈不敢住,儿子不愿搬
小区顶层住户龙女士反映,其房屋近年来持续出现楼板开裂、碎屑掉落及天花板渗漏问题。虽经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做过顶楼防水后情况有所改善,但天花板发霉现象依旧存在。今年7月中旬,龙女士家中天花板发生大面积混凝土块脱落,且掉落碎块可见钢筋锈蚀痕迹,房屋居住安全问题引发担忧。
天花板漏水。颜绵程 摄
天花板掉落混凝土块。颜绵程 摄
“现在我已经把我孙子叫走了,但我儿子不愿意搬,我每天都担心,吃饭都不香。”龙女士称,事情发生后,她已向多个部门反映,但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反映之后都是说我们业主是产权人,也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如果认为房屋不安全,可以先垫资做安全鉴定,但我们哪有钱做?”龙女士说。
楼体暴露钢筋。颜绵程 摄
记者在住户家中看到了脱落的混凝土块。这些混凝土块边缘非常锐利,大约有3到5斤重,手持时明显硌手感。据记者了解,普通住宅混凝土楼板厚度通常在10厘米至15厘米之间。而现场测量显示,从天花板脱落的混凝土块最厚处约4厘米,这意味着部分楼板实际厚度已减薄。
掉落的混凝土块。颜绵程 摄
海南高速小区物业经理游先生告诉记者,该小区建成近三十年,包含3栋楼、百余户业主,且未设立公共维修基金。据其介绍,小区内出现楼板局部脱落问题的住户共三户,其中龙女士家的情况最为严重。“她家里坏的地方,我们发现之后能修的就先给她修了。如果要做安全鉴定,需要全体业主共同出资,存在难度。”游先生说,物业目前计划先征集业主意见,商讨自筹资金鉴定的可能性。
随后,记者通过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协会官网,查询到多家符合房屋安全鉴定条件的检测机构。在联系后,两家机构的工程师通过线上查看房屋受损情况,均表示受损部位不属于龙女士房屋专有部分,若进行安全鉴定,需对整栋楼统一开展,做独户的安全鉴定没有参考价值。若启动整栋楼的鉴定程序,预计费用需要十余万元。
维权关键:
质量问题是否涉及主体结构,
合理使用年限内开发商须承担维修义务
次日,记者带着龙女士来到海口市美兰区住房保障中心寻求指导意见。该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子严表示,住保中心此前派出工作人员到龙女士家中核查问题,认为房屋疑似存在质量问题,上周已经正式向建设单位海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下发整改通知,要求限期巡查维修。若未获响应,将联合街道办督办质询。
王子严认为,依据《海口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房屋安全首要责任人为业主。对于龙女士担忧房屋可能构成危房的情况,需要业主、建设单位协商出资进行安全鉴定,应当以专业鉴定结论作为处置依据。小区若有维修基金,可动用维修基金应急,没有维修资金可先由业主垫资鉴定,事后通过司法途径追责索回。
海南高速小区。颜绵程 摄
记者又将此事反映到了美兰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建议住户先维修房屋或者搬离住处避险。
北京浩天(海口)律师事务所王心萍律师认为,屋盖、楼盖属于建筑主体部分,主体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合理使用年限。如顶楼楼板部分脱落并裸露出混凝土、钢筋的,可先核实设计文件合理的使用年限,一般住宅为50年,如仍在合理使用期限内的,开发商应承担维修义务。
王律师表示,混凝土楼板局部脱落导致“钢筋裸露”等明显质量缺陷时,建议业主先向住建部门寻求专业意见,督促开发商承担维修责任,开发商可要求施工方承担质量保证责任。如开发商拒绝履行维修义务的,顶楼业主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开发商履行维修义务并赔偿损失,或顶楼业主自行维修后,要求开发商承担维修费用以及相应损失。对于是否需要鉴定,可在诉讼中根据案件审理情况,由法院审查是否需要进行鉴定。
8月8日,龙女士跟随记者来到海南高速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了解事件进展。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与龙女士进行了第二次沟通,后续待主管单位厘清责任认定后,将依法依规处理,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记者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百姓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投诉举报、咨询求助
好人好事、建言献策
……
市民均可通过
“记者帮帮帮”热线电话
66819999、66822333
或关注海口网、热带播报、
直播12345、交通954等微信公众号
进行留言
实现“一键报料、即时响应”
@所有人,
只要你的线索真实有价值,
一经采用,即可获得海口网稿酬!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