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记者走进北港岛,发现有关部门已迅速行动起来,规划车辆停放位置、加强环卫保洁力量、安排专人维护秩序……多方合力,不让“打卡”变成“打扰”。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北港岛出现乱扔垃圾、进入自然保护区等不文明赶海行为 职能部门:别让“打卡”变成“打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14 10:29

海口北港岛出现乱扔垃圾、进入自然保护区等不文明赶海行为

职能部门:别让“打卡”变成“打扰”

近年来,海口北港岛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赶海游玩。时下正值暑期,也是赶海的好时节,但当地村民却忧虑重重——让他们深感困扰的交通堵塞、垃圾乱扔、进入自然保护区等不文明赶海行为在近日频繁出现,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也给当地生态保护带来了挑战。

8月13日,记者走进北港岛,发现有关部门已迅速行动起来,规划车辆停放位置、加强环卫保洁力量、安排专人维护秩序……多方合力,不让“打卡”变成“打扰”。

生态引客 还需文明相护

8月13日6时许,北港岛的滩涂上,陆续有市民游客带着工具前来赶海。从北港村党群服务中心顺着主干道步行,只需数分钟,便可到达一个下海口。在该下海口不远处,志愿者正在引导游客将车辆停至一旁的空地;但个别游客为了少走些路,还是把车停到了下海口处的路边。

“赶海时,有些游客为了抓蛏子,会把好几包食盐洒进滩涂上的小洞里。但离开时却没有把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带走,随着潮涨潮落,这些垃圾有的被带到海里,有的被海水冲到堤岸边,造成环境污染。”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凌云说。

8月13日,北港村与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警戒线附近,不少市民游客正在赶海。

在靠近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方,有一条用浮标拉起的警戒线,防止市民游客进入保护区。但由于没有文字标识牌和提示牌,部分进入保护区的市民游客称:“并不清楚这里是保护区,以为这片滩涂都可以赶海。”

科学平衡 亟待长效机制

为规范赶海行为,8月11日,北港村村民委员会发布了文明赶海倡议书,提出村民和游客严禁进入自然保护区、不踩踏海草床、禁用破坏性工具、禁止乱扔包装袋和塑料瓶等一系列倡议。同时,海口市、美兰区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研究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目前,演丰镇和北港村已组建起志愿者团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不文明行为出现。8月13日,记者在北港村看到,除了下海口处有志愿者引导游客停车外,保护区警戒线处也有志愿者值守;堤岸边的喇叭循环播放着“请不要在保护区红线内赶海”“请不要伤害海草和中华鲎”“请不要乱丢盐袋和其他垃圾”等内容;环卫人员来回巡查,及时清理滩涂上的垃圾……

塑料垃圾被丢弃在北港岛的滩涂上。 记者 康登淋 摄

连日来,在多部门合力管理下,不文明赶海行为明显减少了,但如何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找到生态、生活、生计之间的科学平衡?这一问题仍值得深思。“前期,我们已帮助北港村村民组建起巡护队,引导游客科学赶海,并不定期组织净滩志愿活动。”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云虹认为,在往后的治理中,可以合理规划赶海区域,尝试将相应的管理维护和合理利用的权限授予村集体组织。

“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需要多部门持续发力,创新举措,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凌云建议,节假日期间,可采取预约方式控制人流量,并安排专人进行引导;规划建设停车场,开通观光车带领游客前往下海口;对渔民进行培训,让他们带领游客体验赶海新玩法,拓宽增收渠道。同时,村庄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多样化的亲水体验活动,持续推动当地民宿、农家乐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市民游客的“打卡”热情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晓洁]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