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的‘情绪魔法课’让我知道,生气时可以画一朵乌云,再把它变成彩虹!”近日,在海口市秀英区海秀街道“教联体”项目暑期课堂上,10岁的小琪举着画满彩色线条的卡片奔向家长王女士。这一幕发生在家庭教育成长团辅活动的现场,也是海秀街道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项目的生动缩影。
美术课堂。
成长课堂:从“情绪魔法”到亲子沟通
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的教室内,二十多名孩子和家长围坐成圈,在成长教育老师何丽花的引导下参与“情绪气象站”互动游戏。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标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家长们则通过“心灵望远镜”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前孩子发脾气我只会批评,现在学会了先问一句‘你需要妈妈抱抱吗?’”家长王女士在课后分享道。
成长课程是本次“教联体”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调研发现,70%的家长反映与孩子沟通存在障碍,这些课程就是要搭建一座‘理解之桥’。”据海秀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针对暑期亲子矛盾易发问题,在7、8月设计了12节成长Young亲子课程,其中成长团辅课程聚焦亲子沟通技巧,帮助家长识别和管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教授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以前总逼孩子写作业,亲子关系紧张。”家长刘先生在采访中坦言,通过亲子沟通课程,他学会了“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现在我会先问‘你今天想先做哪科作业’,冲突少了,孩子效率反而高了。”
黏土课堂。
创新融合:亲子收纳课变成长健康教育新阵地
“原来叠衣服也有这么多技巧!”在成长young亲子收纳实践课上,家长和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口袋折叠法”,将凌乱的衣物变成整齐的“小方块”。这是海口市秀英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项目中一堂亲子收纳实践课,看似简单的物品整理,蕴含着丰富的成长健康教育内涵。
家长陈女士一边和孩子叠衣服,一边轻声交流:“妈妈发现你把最喜欢的T恤放在最外面,能告诉我为什么吗?”这样温馨的场景,是成长教育融入生活实践的生动写照,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出新路径。“我们不是简单地教孩子如何叠衣服,而是通过物品整理的过程,观察和引导孩子的心理状态。”课程老师王冬梅介绍道。比如在“物品分类”环节,教师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决策过程;在“空间规划”时,会引导亲子进行有效沟通;在“回忆整理”阶段,则注重情感交流。
一堂课下来,家长已经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陈女士分享道:“以前催孩子收拾房间总会引发争吵,现在我们达成共识,将一起制定整理计划,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一定会有明显提升。”
舞蹈课堂。
特色课程:从收纳整理到活力篮球,暑期课堂“百花齐放”
在“教联体”项目,除了成长课堂,还有一系列充满创意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均由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西海岸校区、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秀英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名师团队精心设计并授课,确保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具,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成长。
中国象棋课上,孩子们在楚河汉界间运筹帷幄;“玩转黏土”课堂里,五彩斑斓的黏土变身恐龙、城堡;快乐口风琴的旋律则回荡在音乐教室,零基础的孩子们短短几节课就能合奏简单曲目;少儿舞蹈班的孩子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创意美术课上,水彩与想象力共同挥洒;趣味绘本阅读则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活力篮球场上,运球、投篮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孩子每天回家都兴奋地讲课堂趣事,连午觉都不想睡了。”家长黄女士说。家长林先生则打趣道。“没想到孩子回家还教我下象棋,说这是‘爷爷辈的益智游戏’。”
在智趣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的探索热情同样高涨。 “老师,我的水火箭飞了五米远!”“快看,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像火山喷发!”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的实验室里,科学名师吴海珠带领孩子们用矿泉水瓶制作“水火箭”,用生活常见材料模拟化学反应。课程不仅设置了动手实验环节,还通过“科学小侦探”“原理大揭秘”等趣味互动,引导孩子们观察现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堂课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据了解,在“教联体”项目的课程体系中,2025年暑期不仅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开设了10个科目60节课程,更联动天海社区居委会与天海社区“候鸟”人才工作站,设立社区教育学校,构建起多方联动、资源共享的协同育人平台,形成“学校+社区”双阵地教学模式。从学校教室到社区课堂,项目总课程量达210节,将惠及儿童500多名及家长近200人。
这个夏天,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正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绿荫,不仅让孩子们度过充实的暑假,更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希望通过多元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海秀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秀英区海秀街道“教联体”项目由秀英区教育局、秀英区海秀街道办事处主办,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西海岸校区、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秀英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协办。从成长团辅课堂的亲子沟通技巧,到收纳课的生活实践引导,再到特色课程的兴趣启蒙,“教联体”项目正通过名校师资下沉、家校社协同的模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名师引领下探索成长的每一种可能。
秀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联体”不是简单拼盘,而是要让学校辐射社区、家庭反哺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最终形成育人生态闭环。下一步,海秀街道办将把“教联体”模式与“护苗”行动进一步结合,比如增设网络安全教育、防欺凌讲座等专题课程,并推动更多社区图书室、运动场馆向青少年免费开放。
特约记者陈创淼 记者杨玲
(海口网8月15日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