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入清单,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建成运行53家就业驿站,实现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乡镇“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布局。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市人社局以学习教育实效助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构建便民“服务圈” 畅通就业“微循环”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8-23 09:20

市人社局以学习教育实效助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构建便民“服务圈” 畅通就业“微循环”

“8月初我到小区附近的就业驿站求职,想找份离家近的育儿工作。没过几天工作人员就推荐了2位雇主,还叮嘱我面试注意事项,让我能够顺利入职,就业驿站的服务太贴心了。”8月18日,育儿嫂王莉告诉记者,现在她每天从家里步行10分钟就能到岗工作。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列入清单,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建成运行53家就业驿站,实现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乡镇“半小时就业服务圈”布局,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近日,求职者在海南就业驿站海口嘉华站(海口市零工市场)办理相关业务。记者 康登淋 摄

服务触角延伸 织密就业保障网

市民王莉的就业经历正是驿站精准服务的生动写照。“之前在外地当育儿嫂,总惦记着家里。”王莉说,返乡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就业驿站登记,工作人员根据她的技能和“想在家附近工作”的诉求,很快便推荐了2户家庭。经过面试,她顺利入职其中一户,“时薪和在外地工作差不多,每天下班后还能给孩子做饭吃,心里踏实多了。”

市人社局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升级动力,聚焦群众“就近就业、便捷服务”需求,在全市建成运行53家就业驿站,覆盖全市行政区、镇(街)及重点产业园区,提供岗位精准匹配、技能提升培训、法律维权援助等“一站式”全链条帮扶服务,让就业服务更精准、更暖心。

“请问您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8月18日,走进海南就业驿站海口嘉华站,工作人员正耐心接待前来咨询的求职者,登记信息、匹配岗位……一系列服务有条不紊。站长王芙荣介绍,驿站会为前来咨询的求职者建立“一人一档”台账,提供从岗位推荐到面试跟进的“跟踪式”服务。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8月以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依托覆盖城乡的就业驿站网络,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供需精准对接 激活就业新动能

聚焦企业用工“急难愁盼”,市人社局强化招聘用工对接,通过就业驿站搭建起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连心桥”,为企业用工保驾护航。

8月4日,海南就业驿站海口大坡站与“大坡胡椒工”劳务品牌联动发力,针对琼山区大坡镇胡椒采摘季的用工需求,驿站快速筛选适配劳动者并定向推送至胡椒园,实现劳动者与用工需求的高效对接。

“目前,劳务品牌服务专窗已实现全市就业驿站全覆盖,构建起‘驿站+品牌’信息共享融合的联动机制。”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就业驿站将深化重点企业“点对点”服务机制,提供涵盖招聘、培训、政策兑现等全链条服务,满足企业多渠道、全方位需求。

高效运行的就业驿站不仅在线下精准发力,线上服务同样“触屏可及”。市人社部门推出的“海口经济圈零工之家”微信小程序,为海口经济圈内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求职登记、岗位发布等“一站式”“不打烊”线上服务,让就业供需对接打破时空限制。

市人力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把“为民办实事”落实到日常党建工作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结合我市高标准打造的“好就业”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数字化发展,着力为求职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积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歆卓] [编辑:杨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